從這以後,孔甲的脾性愈加暴躁,終日敬奉鬼神,夏朝的氣勢日益衰弱,國家政治也日益混亂了。商湯滅夏
少康以後,夏朝的江山的確穩固了一段時間,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孔甲當王的時候,整天荒淫無度,孔甲還特別迷信,致使諸侯大都不聽從朝廷的號令。孔甲之後,政治日益腐敗,內亂不止,國勢日弱。
就這樣,夏朝的江山顛顛簸簸,延續了一段時間,到了夏朝第十七代王履癸的時候,江山已經搖搖欲墜,這履癸就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國君桀。
桀是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暴君,他長得粗野無比,而且力大超人,心中毫無點墨,當上夏朝的君王後,桀整天不思國家大事,而是想著自己怎樣享樂。他派了許多大臣在全國選美女來為他享用。諸侯們也摸到這位大王的習性。
有一次,桀攻打有施國。眼看著有施國的城池就要丟了,這時,有施國將國中最漂亮的妹喜獻給桀,桀一看妹喜,當即就帶著將士們回宮。有施國以一女而保了平安。
桀自從得了妹喜之後,整天和她廝守在一起,對她百般寵愛,招來國內最優秀的工匠,為她建立一座宮殿,這座宮殿是當時京城的最高建築,高聳入雲,似乎要倒下了,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傾宮。傾宮的內部裝璜也華麗無比。他就在這樣的地方和妹喜嬉戲遊樂,欣賞歌舞,大臣們要進宮報告事情,一律被擋在宮外。
桀別出心裁,在傾宮的邊上挖上一條河,河裏全部注滿了酒,他把這條河叫做酒池,在酒池旁邊還壘了一座完全靠肉堆積而成的山。
桀的荒淫無度,讓忠臣賢士寒心。大臣關龍逢規勸桀應以國事為重,桀竟將他趕走,不久便將他殺了。而奸臣於莘、趙梁投桀所好,為他盡情享樂出謀劃策。
桀絲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老百姓都掙紮在水深火熱中。無數的財富都填進了這個暴君的欲望之口,而這個暴君殺人如兒戲,老百姓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實在無路可走,有的人對著太陽指桑罵槐道:“你這個可惡的太陽什麼時候完蛋啊。”
正當夏朝日益腐敗、氣勢日漸削弱之時,在黃河下遊,有一個諸侯國漸漸地發展起來了,這就是商。商的國王叫湯,湯賢良無比,他以仁義治國,以禮貌待人,百姓都說遇到了一個明君,周圍的諸侯國也都和他相處和睦。
圖3湯的勢力日益強大,同時,他加緊以仁德寬厚的政策收攬人心。一天,湯到國都外郊遊曆,忽然看見一個人四麵張著羅網,跪在地下祈禱說:“天上和地上的獵物,都快快進我的羅網。”湯聽後走到那人的麵前,說:“你的意思不就是一網打盡嗎?”那人點頭稱是,於是湯就命令他重新祈禱,讓他說:“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聽從命令的,才進入我的羅網。”湯與捕鳥人的故事很快傳開了,人們知道他對飛禽都這麼善良,都稱讚他是仁慈的國君。
桀有一天知道有一個諸侯王居然比自己賢良,而且大多數諸侯都聽他的,他有些害怕了,就命令趕快把湯抓來,囚禁在夏台,就是今天河南努縣這個地方。湯的大臣伊尹這時正在輔佐湯,見到商國無君,心急如焚,就生了一計,派人到國內去廣搜財寶,挑選美女,派了一個巧舌如簧的使者到夏都去。
那使者到了夏都,用許多金銀財寶買通了桀的一個佞臣趙梁,趙梁一見到這些財寶,馬上心就動了,就答應引見。第二天趙梁帶著這個使者來到桀的麵前,向他呈獻上一隊美女,外加上許多金銀財寶,於是桀就把湯給放了。
湯一回到自己的國家,就著手準備滅夏,他訓練軍隊,準備糧草,打通各個諸侯國的關節,盡力形成一種共同討伐桀的態勢。但是當時有一個叫葛國的諸侯國不聽湯的建議,而且明顯要跟湯作對,所以湯就選擇了這個小國先下手。兩軍剛一交鋒,小小的葛國就被打敗了。
湯利用各種不同的借口,先後滅了豕、顧等小國,又滅了較強大的昆吾國。這時湯的國力就更加強大了,具備了和夏分庭抗禮的能力。
在討伐桀之前,伊尹給湯獻上一計,要湯不要向夏進貢,看看桀到底會怎樣反應。這一年湯沒有像往年一樣,向夏進貢大量的物品,桀知道此事後,以為湯要造反,馬上派大兵要攻打湯。這正給早就準備滅夏的商湯提供了機會。
湯見桀已完全陷於孤立,立即動員自己的所有力量討伐桀,出兵前,舉行了誓師大會,湯作了一篇《湯誓》,在大會上宣讀,湯說:“眾兵士,我率你們去攻打夏桀,我不是發動兵亂,而是因為夏桀的罪太多了,現在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啊!”在眾人的一片歡呼聲中,湯統帥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夏都開去。湯的大軍攻勢凶猛,勢如破竹,直逼夏朝國都。
湯和桀的軍隊在鳴條相遇,其地在今天河南封丘以東,夏桀大敗。於是桀帶著妹喜和金銀財寶一起向南方逃去。湯乘勝攻打了偏向夏的一個小國,最後也大獲全勝。
桀帶領人馬一直逃到南巢,就是今天安徽巢湖以西這個地方。湯的大軍也追到那裏,最後將桀生擒活捉。湯並沒有殺了桀,而是把他囚禁在南暢,桀不到三年就死在這個地方。
夏朝自大禹傳子、夏啟廢禪讓登上王位,至夏桀敗亡,其間曆經17代王位,400餘年,最終在深刻的內外矛盾中滅亡。
湯在消滅了夏桀,推翻了夏朝統治之後,定都於亳,建立了商王朝。中國曆史從此進入了奴隸製商王朝統治時期。商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 商朝
商族是居住在黃河下遊的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部落,商在湯之前一直是夏朝的附庸。商湯滅夏後建立的奴隸製國家,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王朝。商自中丁到陽甲,內部發生了長期的爭奪王位的鬥爭,使商的國勢迅速衰弱,同時,由於洪水為災,政治中心經常遷移,前後遷都五次,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商的統治出現了危機。盤庚繼位後,遷都於殷(河南安陽西北),故商朝亦稱殷朝。盤庚遷殷為界,分商朝曆史為前後兩個階段。
商朝疆域遼闊,其強盛時東到大海,西至陝西東部,北達河北北部,南抵長江,是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商代農業較發達,禾、黍、麥、稷、稻等糧食作物已廣泛種植。商代手工業生產規模大,技術水平高,有冶銅、製陶、紡織、釀造、製骨等,產品交換比前代有所擴大,出現了較繁華的早期城市。中國文字發展到商代已基本完成,在甲骨、銅器上遺留有當時使用文字,被後世稱為甲骨文。賢相伊尹勞苦功高
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夏走過了400多年的艱難曆程,在第十七位國王夏桀執政時,由於荒淫無度、殘暴貪婪失去民心被商取而代之。在滅夏過程中,奴隸出身的右相伊尹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傳伊尹名摯,出生於伊水之濱。伊尹的一生是很坎坷的,他很小的時候,因生活所迫被賣到有莘國做奴隸。在那段時間,他受盡了打罵欺淩,他時常暗暗對自己說:有朝一日一定要出人頭地,做出一番事業。
伊尹做任何事情都比較用心,學了一手高超的廚藝。有莘國的國君對飯食的質量要求很高,廚師都是他親自挑選的。一次,有外賓來訪,廚師因故未能及時準備午餐,大家驚慌失措。情急之下他們想到了伊尹,伊尹沒有推辭,幹淨利落地準備了一頓豐盛新穎的午餐。席間,賓客對飯菜的色香味大加讚賞。有莘國的國君也非常滿意,從此,便讓他專門為往來賓客準備飯食。在與賓客的交談中,伊尹學到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一些國內外大事,他強烈地意識到,不擺脫奴隸的生活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於是他更加刻苦地積累知識,更加虛心地向有學問的人求教。
薛國國君鍾虺(音huī)在訪問有莘國時與伊尹一見如故,他非常賞識伊尹的才學,決定把他請到薛國委以重任。有莘國的國君是個很自私的人,他拒絕了鍾虺的請求。鍾虺無奈,隻得忍痛與伊尹拱手而別,臨行前拿出一筆錢將伊尹贖為自由人。鍾虺回國後,對伊尹始終念念不忘,他覺得這樣一個有識之士不被重用實在可惜。後來商國悄悄興起,成為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商國國君成湯寬厚仁慈,有膽有識,深得民心,鍾虺甘心臣服於成湯,將薛國並於商國,並做了成湯的左相。
一天,鍾虺對成湯說:“當今天下,夏國勢力最強,然而夏桀貪財好色,對百姓橫征暴斂,早已失去民心,他的身邊盡是些不學無術的小人,一些有為之人紛紛離他而去。商國若想取而代之,非一人不可。”成湯一聽忙問此是何人。鍾虺繼續說:“此人雖有才學,但出身寒微,不知大王是否肯接受。”成湯原本非常愛才,急切地說:“隻要能助我興國,無論是何出身,我一並重用。”鍾虺便向他詳細介紹了伊尹。成湯一聽大喜,忙命使者去有莘國聘請伊尹。
使者對有莘國國君說明來意後,有莘國國君麵露慍色,他不理解一個做飯的奴隸能有什麼本事,會使別國幾次三番打他的主意。既然在本國他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也不能讓他到別國發揮作用,以免將來與本國作對。於是他不軟不硬地拒絕了使者,同時,又隨便找了個理由將伊尹再次貶為奴隸。
成湯對有莘國的無禮行為感到非常氣憤,決定出兵討伐有莘國。鍾虺忙勸阻說:“目前我們不是樹敵的時候,既然派使者不行,我們可以用聯姻的方式。有莘國君的女兒尚未婚配,年齡與世子相仿。若有莘國君同意聯姻,再以伊尹為陪嫁,此事不就解決了嗎?”成湯聽罷覺得有理,便再次派使者出使有莘國。有莘國聽說商國主動提出聯姻更是喜不自禁,既然兩國通婚,伊尹到了商國也不會於有莘國不利,所以將一切條件答應下來。伊尹順利地到了商國。成湯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並拜伊尹為右相。成湯得了伊尹便如虎添翼,將國家治理得更加安定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