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能失傳的技術(1 / 2)

人類可能失傳的技術

埃及胡夫大金字塔

從現已發現的史前科技文明判斷,史前人類曾具有極高的科技水平,許多技術甚至連我們現代人類也無法達到,然而它們是遠古時期的產物。史前人類對地理和天文知識的認識也可媲美我們現代人類的水平。

地球上大量的巨石建築群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這些巨石建築特點是高大宏偉,用非常龐大的石塊砌築而成,而且拚接得非常完美。而這些巨石要用現代化的機器才能搬運,有的甚至連現 代化的工具都無能為力。這些建築中往往都運用了十分精確的天文知識。建築物的三維尺度、角度和某些天體精密對應,蘊涵著很深的內涵。

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平均每塊重達2.5噸,最重的達250噸。其幾何尺寸十分精確,其4個麵正對著東南西北,其高度乘以109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乘以43200恰好等於北極極點到赤道平麵的距離,其周長乘以43200恰好等於地球赤道的周長。其選址恰好在地球子午線上,金字塔內的小孔正對著天狼星。

穿過金字塔的經線,剛好把地球上海洋和陸地分為對等的兩半。這座金字塔的底麵積除以兩倍的塔高,剛好是著名的圓周率π=3.14159。整座金字塔坐落在各大陸重力的中心。所有這些都出於巧合嗎?“巧合”的數字還可以列舉很多,然而難道僅僅都是巧合嗎?

這種懷疑也許會動搖埃及人的民族自豪感,但對於堆積230萬 塊巨石的驚人工程,學者們指出,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埃及必須有5000萬人口才能勉強承擔,而那時全世界才不過2000萬人。另外,法國化學家約瑟夫.大衛.杜維斯從化學和顯微角度研究,認為金字塔的石頭很可能是人工澆築出來的。他根據化驗結果得出這樣的結論:金字塔上的石頭是用石灰和貝殼經人工澆築混凝而成的,其方法類似今天澆灌混凝士。由於這種混合物凝固硬結得十分好,人們難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頭的差別。此外,大衛.杜維斯還提出一個頗具說服力的佐證:在石頭中他發現了一縷約0.025米長的人發,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工人在操作時不慎將這縷頭發掉進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一定有些什麼人,在古埃及人之前運用高度發達的建築技術建造了金字塔。他們試圖通過金字塔向後世傳達某種信息,還有他們的驕傲。那麼,他們是誰?

埃及基沙高原的獅身人麵像

基沙高原的獅身人麵像,正對著東方,經最新天文分析和地 質分析,其建築年代可能要比考古學家早先的估計要久遠得多。美國地質學會修齊教授認為,獅身人麵像的身體受到的侵蝕似乎不是風沙造成的,風沙造成的侵蝕應該為水平、銳利的,而獅身人麵像的侵蝕邊緣比較圓鈍,呈蜿蜒彎曲向下的波浪狀,有的浸蝕痕跡很深,最深達2米。另外上部侵蝕得比較厲害,下部侵蝕程度沒這麼高。這是典型的雨水侵蝕痕跡。而獅身人麵像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1000多年,其餘時間被掩埋在沙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