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於“核爆炸”的古城(1 / 2)

毀於“核爆炸”的古城

先進的城市規劃和排水係統

位於印度河流域的馬享佐達摩建於4500年前,城市建設經過事先的規劃、設計,布局嚴整,呈長方形棋盤格狀。市區有四通八達的街道,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寬2.4米至3米,居民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燒製過的磚塊,室內有管道設備。當然,最令考古學家驚異的還是遺址完整的排水係統。馬享

佐達摩古城遺址由兩部分構成:西側的城堡和東側的街區,城堡建築在高達3米的地基上,城堡內有磚砌的大型穀倉和被稱為“大浴池”的淨身用的建築。大浴池是用質量上乘的磚砌成的,長12米,深2.4米,有多條排水道,無論按照什麼標準,都是一個大型公共設施。

室內管道設備直至20世紀才在現代社會出現,而城市規劃也是最近數十年才得到應用,然而,這一切卻都能在馬享佐達摩古城遺址找到。這一古老文明是如何在曲線圖出現前數千年創造這一複雜的城市,所有的一切又是出自何人的規劃?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源地。從19世紀開始,人們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省一帶,發現了一個東西長1600千米,南北長1400千米屬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其涵蓋範圍之廣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所謂的印度河文 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座古城遺址,即哈拉巴和馬享佐達摩。據最保守的估計,這兩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的曆史,但在印度的早期曆史中沒有這兩座古城的記載,所以更多的人認為,它們的曆史也許比猜想的還要古老得多。

在城市建築的挖掘中,考古學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宮殿,這與世界上目前所挖掘的古城遺址都不相同,似乎這些城市根本沒有統治者和貧富分化,馬享佐達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築更證實了這點,所有住房都是由磚建成。

從格局規模來看基本差不多,馬享佐達摩城的衛生設施令考古學家吃驚不已,其完善的程度即使如今的現代化城市也未必能達到。每一家都有一個從樓上傾倒垃圾的通道,設在二樓的廁所也有一條專門的管道通入地下排水係統,然後經過一個沉澱槽流入排水係統。這套地下排水係統密如蛛網,完全可以和巴黎的地下排水工程相媲美。

馬享佐達摩古城毀於核爆炸

考古學家在哈拉巴城出土了大量印章,上麵刻有奇怪的文字,與印度發現的任何一種文字都不相同,目前還沒有人能夠解讀這些文字。更奇怪的是,考古學家通過對這裏發現的人體骨骼鑒定斷言:這裏發現的人種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他們混合了世界諸多人種的要素。

在馬享佐達摩城裏出土了大量遺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人在居室裏。在一個比較大的廢墟裏發現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們,有些遺體用雙手蓋住臉,好像在保護自己,又好像看見了什麼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以的人都是在突然狀態下死去的。這座古城當時一定發生了一件很巨大的異常事變,是什麼呢? 印度考古學家卡哈對出土的人骨進行了詳細的化學分析後說:“我在9具白骨中發現均有高溫加熱的痕跡。”這說明古城的居民死亡與突然出現的高溫有關。馬享佐達摩城的毀滅和《聖經》裏所多瑪城和蛾摩拉城的毀滅有相似之處,都是突然間被與高溫有關的 東西摧毀的。

人們在馬享佐達摩還發現在許多坍塌的建築物上有承受過某種高溫的痕跡,人們甚至發現一些‘玻璃建築’——托立提尼物質。這種物質的形成是由於瞬間高溫溶化了物體表麵然後又迅速冷卻造成的。至今人們隻在熱核武器爆炸現場發現過這些人為的物質。一切證據都在說明:這裏曾發生過熱核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