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是“懶漢”(1 / 1)

天王星是“懶漢”

我們都知道,環繞太陽的行星中,有的直立身子,像水星、金星和木星:有的稍微傾著身子,如火星、土星和地球。唯獨天王星最“懶惰”,就好像是在公轉軌道麵上“躺著轉”,所以又 叫“懶漢星”。

天王星是太陽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係中體積是第三大,質量排名第四。它的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

天王星的自轉軸與它的軌道麵隻有很小的交角,這使得天王星上春夏秋冬的更替十分特別,太陽直射到哪一極上,哪裏就是夏季,而背對太陽的一極便是冬季。

天王星繞太陽一周需要84個地球年,在低緯度地區,天王星在這84個地球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處於晝夜交替的春秋季節,冬夏的時間較短,而在高緯度地區,天王星則多年處於旭日高懸的夏天或是漫漫長夜的冬季;天王星的兩極地區沒有“明媚的春光”和“金黃的秋季”,基本上是42年的夏天和42年的冬夜交替出現。

天王星的直徑是51800千米,是地球的4倍,而它的質量約為地球的14.5倍。雖然天王星的個體比地球大許多,但它的自轉速度依然很快,也是大約24小時轉一周。

天王星的周圍有濃密的大氣層包圍,呈現藍色的外貌。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甲烷。雖然穿著厚厚的“衣服”,天王星仍然感到寒冷刺骨,因為它離大火爐——太陽的距離太遠了。

天王星接受的太陽能量隻相當於地球的3‰,據估計,它表麵

天王星在被發現是行星之前,已經被觀測了很多次,但都把它當作恒星

的溫度在零下200攝氏度左右。天王星的衛星,目前發現的數目已達27顆,也許還會增加,因為我們對它了解得

還不是很多。

對天王星觀測最早的記錄可以

追溯到1690年。約翰·佛蘭斯蒂德在星表中將他編為金牛座34,並且至少觀測了6次。

法國一位天文學家在1750至1769年也至少觀測了12次,包括一次連續4夜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