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黴蛋”冥王星
與其說冥王星是冥界的主宰,不如說它是“九兄弟”中的倒黴蛋。它受到太陽的溫暖最少,而且因為行為怪異,被人們認為它不應與其他八大行星“稱兄道弟”。
自冥王星被發現的那天起,冥王星便與“爭議”二字聯係在了一起,一是由於其發現的過程是基於一個錯誤的理論;二是由於當初將其質量估算錯了,誤將其納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當時錯估了冥王星 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隻有2300千米,比月球還要小。
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確認後,“冥王星是大行星”這一說法早已被寫入教科書,以後也就將錯就錯了。冥王星軌道最扁,以致人們發現冥王星有時離太陽比海王星還近。人們隻看到它在軌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過去對其知之甚少。
冥王星質量遠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衛星世界中它也隻能排在第七、八位左右。冥王星表麵溫度很低,它上麵絕大多數物質隻能是固態或液態,即其冰幔特別厚,隻有氫、氦、氖可能保持氣態,如果上麵有大氣的話也隻能由這三種元素組成。
進入21世紀,天文望遠鏡技術的改進,使人們能夠進一步對海王星外天體有更深了解。2002年,被命名為“誇歐爾”的小行星被發現,這個新發現的小行星的直徑為1280千米,超過了冥王星的直徑的一半。
2004年,被命名為“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徑也達到了1800千米,而冥王星的直徑也隻不過2300千米左右。2005年7月9日,又一顆新發現的海王星外天體被宣布正式命名為“厄裏斯”。根據厄裏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斷,它要比冥王星略大。就連冥王星的顯著特征,即它的衛星和大氣,也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海王星外天體帶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衛星。而且厄裏 斯的天體光譜分析也顯示它和冥王星有著相似的地表,此外厄裏斯也有一個較大的衛星“戴絲諾米婭”。
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經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的討論,從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為矮行星,因為最近在太陽係邊緣發現了小行星帶,那裏許多小行星都比冥王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