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總發生在農曆初一
所謂“食”就是指一個天體被另一個天體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發生的原因是地球上的局部地區被月影所遮蓋而造成的。
日食必發生在農曆的初一。這是因為隻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會出現在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上,這樣才有可能使月球擋住太陽而形成日食。
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農曆初一都有日食?為什麼不是每個月的農曆十五都會有月食呢?
這是因為除了上麵的條件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影響日食和月食的出現。我們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稱為黃道,把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平麵與白道平麵不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平均有5度9分的夾角,並且隨時發生變化。隻有當月球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升交點和降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
日食共有三種,即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陽的一部分叫日偏食;月球隻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在太陽周圍還 露出一圈日麵,好像一個光環似的叫日環食;太陽被完全遮住的叫日全食。這三種不同的日食的發生跟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互變化著的位置有關,並且也決定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變化。 月球比太陽小得多,它的直徑大約是太陽直徑的1/400,而月球與地球間距離也差不多是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的圓麵大小差不多相等,因而能把太陽遮住進而發生日食。
太陽和月亮的視角度都是大約半度,而月球公轉一周是360度,就是每個小時移動半度,即一個月球的位置,所以日食從開始到結束最多兩個小時的時間,即移動兩個月球的位置,如果不是全食則時間更短。另外,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每個小時移動15度,這樣,就是說在30度的範圍內,太陽帶著月 球同時移動,並同時發生日食現象。
對古代人而言,日食是十分可怕的。我國古代認為日食是因為一條龍吞掉了太陽,其他的文明也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有許多“解決方法”:打鼓、朝天空射箭、用物或人祭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