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鴨嘴獸
獸類是胎生的哺乳動物,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但也有個別的哺乳動物通過生蛋、孵蛋來繁衍後代,而不是直接生出小動物。生長在澳大利亞的鴨嘴獸就屬於哺乳動物當中會生蛋的動物。
鴨嘴獸實在很怪,說它是獸類吧,它卻靠下蛋繁殖後代。說它是爬行動物吧,可它孵出的後代都是靠母乳喂養的,真是“不倫不類”的動物。
我們知道,一般從蛋中孵出的小動物是不吃奶的,如雞、鴨、鳥、蛇。而一般吃奶長大的動物是胎生的,像貓、狗、豬、羊。
由於鴨嘴獸既下蛋,又吃奶,讓生物學家們傷透腦筋,不知道該把它列入哪一類動物。
經過多年的爭論,直至1824年,德國的動物專家在雌性鴨嘴獸的肚子上發現了哺乳口,隻好以毛和奶作為決定分類的依據,將鴨嘴獸列入哺乳類,稱它為“卵生哺乳動物”。
因為世界上隻有哺乳動物有毛,並能分泌真正的乳汁,而這兩個特點鴨嘴獸都具備了。
雄鴨嘴獸約有0.5米長,雌的略小。它們的腿短而強壯,各有五個趾,趾端為鉤爪,趾間有蹼便於遊弋。
它長著粗毛的尾巴在遊泳時當舵。它的眼睛很小,沒有耳殼,鎖骨和鳥喙骨很發達,這些方麵又像鳥類。
鴨嘴獸生殖是在岸邊所挖的長隧道內進行的。它一次可生兩枚蛋最多生三枚蛋。六個月後的小鴨嘴獸就得學會獨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覓食了。
鴨嘴獸哺育幼仔時四腳朝天,收縮肌肉擠奶,由於沒有乳頭,擠出的奶沾濕了乳腺區的毛,小鴨嘴獸就趴在雌獸身上舔食奶水。
鴨嘴獸為水陸兩棲動物,平時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時眼、耳、鼻均緊閉,僅憑知覺用扁軟的“鴨嘴”覓食貝類。
鴨嘴獸習慣於白天睡覺,晚上出來覓食,青蛙、蚯蚓、昆蟲等都是它的食物。它的消化機能特別強,一隻鴨嘴獸體重不到1000克,但一天能吃下與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
鴨嘴獸總是在河邊打洞,洞有兩個出入口,一個通往水中,一個通往陸地上的草叢。
它們用爪子挖洞的本領很高,即使在堅硬的河岸,10多分 鍾就能挖出一米深的洞。有的洞長達幾十米,裏麵有寬敞的“臥室”,準備產卵用。臥室裏鋪著樹葉、蘆葦等幹草,儼然一個舒適的“床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