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陽台上的罪惡1(2 / 2)

陸濤找到了給梁清治療的醫生。醫生說,梁清的病本來已略有起色,最近突然加重了。脊髓炎是醫學難題,沒有明確的發病規律,這並不奇怪。

陸濤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按梁清的病情,他有可能自己爬到一米高的牆上嗎?”醫生想了想,說:“應該很難,脊髓炎的癱瘓是從腰部開始的,很難用上勁。不過,上肢力量非常強的人,也許可以辦到。”陸濤眼前閃過梁清的屍體:那是個典型的作家,雙臂白皙瘦弱,指尖因為長期敲鍵盤而發平。

陸濤調查了梁清的經濟狀況:他不算是暢銷作家,收入與妻子差不多。住的房子是幾年前買的,這幾年房地產升值,倒是值不少錢了。

陸濤回到警局,一個穿西裝的女孩正在等他。女孩叫陳雨,是保險公司的職員,負責保單的審核和理賠。她開門見山地說:“我代表公司來向警方求助,我公司也在調查,但最終要以警方的結論為準。如果警方確認梁清是自殺,我公司將不用賠償;如果警方確認是死於意外或者凶殺,我們就得支付保險金。”

陸濤愣了一下:“梁清買保險了?”陳雨點頭:“人壽保險。一年前買的,那時他還沒有得病。說是結婚紀念日給老婆的禮物,保額三百萬。”

陸濤問:“死者的妻子知道嗎?”陳雨說:“知道。我已經找過她,她問什麼時候能拿到保險金,我說要等警方的結論。”陸濤點點頭:“回去等消息吧,保持聯係。”

陳雨走後,陸濤接到了技術科的電話:那根頭發的鑒定結果出來了,並不是死者本人的。

三、受益者

這時候,死者的妻子王月玲也來警局了。與第一天在現場露麵時相比,她沉穩了許多,臉部白皙俊秀,身穿職業套裝。她問:“我丈夫的事有進展嗎?”陸濤謹慎地說:“初步判斷你丈夫是自殺,不過還有些疑點。”

王月玲吃驚地說:“我丈夫很樂觀,怎麼會自殺呢?他一定是出了意外。”陸濤納悶地說:“他能出什麼意外呢?人都癱瘓了。”

王月玲說:“我丈夫的腿癱瘓後,一直堅持做康複鍛煉,即使在陽台上曬太陽,他也經常用胳膊搭著陽台的牆嚐試站立。我想,他一定是用力過猛,摔下去了。”說著,她拿出一份病曆,隻見醫囑裏寫著:“藥物治療為主,康複鍛煉為輔。建議依靠上肢力量多做站立嚐試,刺激脊柱感應。”

陸濤有點意外:“光憑醫囑,也不能完全說明他不是自殺吧?”

王月玲又拿出了一份出版合同:“您看,這是他一周前收到的出版合同,他的一部長篇小說很快就要出版了。收到合同時,我丈夫還很高興,說他這部小說一定會流芳百世。您覺得他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自殺嗎?”

陸濤看了看出版合同,覺得事情可能和自己想的不一樣。自己原先的疑點,用意外墜樓也同樣可以解釋。首先,如果梁清遵照醫囑,每天在家鍛煉,那麼,他的鍛煉動作在一個遠處拿望遠鏡的人看來,肯定是十分古怪的,也有可能被誤認為是“拚命掙紮”;其次,如果梁清是鍛煉時不慎失去平衡,雙腿癱瘓的人協調性很差,跌落時拚命掙紮也很自然;最後,如果確實是意外跌落,梁清在跌落的一瞬間大喊“救命”也很正常。果真如此,保險公司就應該賠付給受益人王月玲。

王月玲走後,陸濤把新情況和同事們進行了分析,大家基本同意他的判斷:梁清自殺的可能性降低,而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則增加了。

當陸濤把案情進展通報給陳雨時,陳雨卻提出了質疑:“如果他是自殺,一般都會有遺書留下來。不知道警方有沒有發現類似的東西?”

陸濤眼睛一亮,跑進了證物科,說:“梁清墜樓案現場的書,馬上給我找出來。”他拿到封存的證物袋後,戴上手套,小心地翻開書,一頁頁查看。

這是一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在現場發現證物時,主要關注書上是否有其他人的指紋,以及撕扯的痕跡,並沒有注意書上的字跡。陳雨的話提醒了陸濤:以梁清當時的狀態,如果他想自殺,極有可能留下字跡。王月玲也說過,梁清讀書時身邊總帶著筆,把一些想法記在書上,而現場的輪椅上就有一支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