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災多發的地方(1 / 1)

雷災多發的地方

什麼是雷暴

雷暴常出現在春夏之交或炎熱的夏天,有時雷聲隆隆、耀眼的閃電劃破天空,常伴有大風、陣性降雨或冰雹。這是由於大氣中的層結處於不穩定時容易產生強烈的對流,雲與雲、雲與地麵之間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要發生放電現象。

雷暴天氣總是與發展強盛的積雨雲聯係在一起。在天氣預報中,人們常常說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就是指伴有強風或冰雹的這種雷暴天氣。

由於雷暴的發生發展與積雨雲聯係在一起,從雷暴雲的出現到消失,它有很強的局地性和突發性,水平範圍隻有幾千米或十幾千米,在時間尺度上也僅有兩至三小時。因此,這種中小尺度天氣係統在預報上有一定的難度。

強雷暴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雷電會引起雷擊火險,大風刮倒房屋、拔起大樹,果木蔬菜等農作物遭冰雹襲擊後損失嚴重,甚至顆粒無收。有時局地暴雨還引起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單個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過兩小時。我國雷暴南方多於北方,山區多於平原。多出現在夏季和秋季,冬季隻在我國南方偶有出現。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雲頂輻射冷卻,雲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

雷災為什麼多發生在農村

雷電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集中在農村。這是因為雷電有一定的選擇性,而農村的地理環境和特性,恰好對了它的“胃口”。一般來講,土壤和水的電阻率比較小,在空曠環境中的物體,比較容易遭受雷擊。比如,曠野裏孤零零的一幢建築物,田野裏供休息的涼亭、草棚、水車棚。

高聳的建築物,內部有大型金屬體的廠房,內部經常潮濕的房屋,包括城郊一些防雷措施沒有做到位的別墅、房屋,都有安全隱患。

在城市裏也並不意味著一定安全。在雷暴天氣下,家用電器若處置不當,也可能惹來大禍。比如,現在用得比較多的太陽能熱水器,主要金屬部件多設在樓頂,雷雨天時,大量高電壓的電流很容易沿金屬水管及熱水進入浴室。人在洗澡時全身濕透,人體阻抗大大下降,這時候,哪怕沿金屬管導入浴室的電壓隻有10伏至20伏,也足以致命。

電視、冰箱甚至電話機在沒有屏蔽接地引入的條件下,都是定時炸彈。如果不能確定有沒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那麼拔掉所有電器插頭也是一種好的應急措施。

打雷閃電的功與過

在汛期,對流性天氣比較多,打雷也較頻繁。由於雷電常造成人員無辜傷亡,因此防雷減災已成為日常的需要。雷電其實是一種在雷雨雲中強烈放電的現象,當閃電從雷雨雲中傳到地麵時,就可能通過天線、電線、金屬而傳導入室內的電視機、電腦等電器,就會燒壞這些家用電器。

每年全球打雷閃電有800萬次以上,雷電把大氣中的水、氧、氮生成了4億噸以上的氮肥。打雷可以產生臭氧,而使地球上空維持一個臭氧層,太陽光經過臭氧層時,被臭氧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線,以保障地球上的動植物、人類不受過強紫外線的傷害。凡事常有兩麵性,打雷閃電看來是功大於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