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還想說一點,作品中應該有理想的閃光。過去,陳進同誌給我提出來過,當時我心裏不太以為然,覺得人們在生活中不可能時時事事都想到理想這一類概念上來。其實,那時我在理解理想這個問題上是太片麵了!理想怎麼會是一種簡單的概念呢!它是有非常豐富的內涵的。理想是對社會、人生、事業、美的追求。比如趙明琴的《追擊的嘲笑》,作品並不成熟,但讀了以後還是覺得動人,這是因為她熱切地表達了她的向往。她寫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想當電影演員,便煞費苦心地給電影導演謝晉寫了一封自薦信,信還未發出去就失落了,作品圍繞信失落後,姑娘的恐懼、失措,寫她複雜細膩的感情。這個純真、幼稚的姑娘的自薦當然是淺薄的 ,趙明琴並沒有去嘲笑這個姑娘,而是非常痛切當今某些影片中庸俗的唯“美”趣味。還有範曉軒《瞎姑》,也還不成熟,可是我讀的時候,總覺得有種東西在牽動我,這是小範通過瞎姑這個善良而正直的人物的描寫,傾注了她自己對人和人關係的向往,她希望這種關係友好而健康,情同手足。這是一種在當今社會,很敏感的極易引起共鳴的向往。
所以,理想不是概念。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個別的混世魔王除外),它表現在對生活、事業、愛情等等各方麵的思索和追求上。如果在寫作時考慮到了理想的閃光,作品的思想意義就大得多。當然,理想的問題跟我們的世界觀是連在一起的,隻有作者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境界才可能提高。
下麵我還想談一談學習的問題。我是有切身體會的,因為知識、生活麵太窄,創作進步太慢。我們的生活圈子本身就窄,接觸的人和事相當有限,特別是我們這些女同胞,缺乏男同誌那樣廣泛的社交(原因是多方麵的),於是我們認識、思索生活就大受影響了。要改變我們的這種劣勢,除了擺脫世俗的和我們自己的思想束縛,勇敢地打開生活麵,廣泛地接觸人並參與生活之外,我想我們應該多多地讀書。新時期的發展和變化是很迅速的,知識的發展變化是很迅速的。人稱當今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現代科學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據專家們統計,在我們這個時代裏,每隔七至十年,世界知識總量就要翻一番。於是知識老化的問題異常突出,專家認為:1976年畢業的大學生,到1980年,他所掌握的知識已有百分之五十老化了。千萬要警惕自己,那種自以為讀書不少、生活經驗也算豐富的想法是最淺薄的!謹防自己在自己固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理論上摔跤!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物是各式各樣的,要努力學習各方麵的知識,要投入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我們才可能對生活有所發現,才有可能發現越多。
下麵大家要我談談自己的創作。我很膽怯,我起步很遲,1979年才發表第一篇小說,這幾年,搞編輯工作,寫得也很少。總之,一句話,我是一個普通人,我對普通人有濃厚的興趣。但我從不奢望以教育者的姿態去教育誰,我是以普通人的心理,去表現普通人,表現我們的困苦、歡樂、悲哀、希望……我覺得我不僅表現他們,還要發現他們心中的黃金,學習他們。
我的生活、知識都很貧乏,講不出什麼來,耽誤大家的時間了。
開頭我說了,第一眼看見你們的時候,覺得眼前是些乖乖喜喜、蓬蓬勃勃的花骨朵,最後我要以大姐姐的愛心,祝願你們一句:千萬不要像一朵荒花那樣,虛擲了一生!要結果,結豐碩的果、結大大小小的果。
1983年2月於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