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的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的火山爆發
喀拉喀托火山在1883年的大爆發震動了世界。其強大的爆炸力相當於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100萬倍,爆發產生的轟鳴聲遠在3000千米以外的澳大利亞都能聽到。
這次大爆炸使原喀拉喀托火山在水上的約30平方千米的土地陷落到了水下。這次爆發引起了強烈的地震和海嘯,激起的狂浪高達20米至40米,超過10層樓高。致使海水侵入到爪哇和蘇門答臘島內地,摧毀了295個村鎮,奪去了約50000人的生命。
地震和海嘯引起的狂浪衝出海峽,衝毀了印度加爾各答和澳大利亞帕斯等大海港,甚至衝到了南非好望角等地以及西歐海岸。據說狂浪從喀拉喀托衝出,到達西歐海岸時全程隻用了32小時,在此期間,洶湧的狂浪共沉沒了約6500艘船艦。這次大爆發曆時99天。在火山爆發期間,其噴發物散落到半徑約為237千米的範圍內,在喀拉喀托周圍74千米至93千米距離內的島嶼均遭到了灼熱噴發物的侵襲。有人形容這次大爆發是“聲震一萬裏,灰撒三大洋”。
喀拉喀托火山狀況
喀拉喀托火山位於沿著印度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彙合處,即一條頻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動帶。在過去百萬年以內的某個時候,這座火山是一座由火山岩流構成的圓錐形山體,火山錐從其底部在海平麵以下300米聳起,突出於海麵之上約1800米。
416年,山體頂部遭毀,形成直徑約6000米的火山口或碗形凹地。火山口的一部分突出水麵形成4座小島,分別是位於西北的塞爾通島,東北的朗島和波利什哈特島,南麵的拉卡塔島。
多年以後又形成3個新火山錐,並逐漸合成一座島。這3個火山錐中最高的上升到海平麵813米。
火山造成損失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發激起了一連串的海嘯或地震波。據載,遠至南美洲和夏威夷都發生了海嘯。在最猛烈的噴發之後,最大的波浪高達37米,造成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沿岸附近的幾座城市約有36000人喪生。喀拉喀托島群上的所有生物都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層之下。
猛烈爆發的埃特納火山
爆發頻繁的埃特納火山
據文獻記載,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曆史,被稱為“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發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曆史。最猛烈的爆發則是在1669年,持續了4個月之久。
自18世紀以來,火山爆發更加頻繁,本世紀已噴發十餘次。1950年至1951年,火山連續噴射了372天,噴出熔岩100萬立方米,又摧毀了附近的幾座城鎮。
從1979年起,埃特納火山的噴發活動持續了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從海拔2500米的東北部火山口噴出的熔岩夾雜著岩塊、沙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時約1000米的速度向下傾瀉,掩埋了數十公頃的樹林和眾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摧毀。
2007年9月4日,埃特納火山再次爆發,熾熱的岩漿和濃黑的煙霧在夜晚非常耀眼,而山腳下就是當地的居民區和旅遊景點。雖然看上去似乎對當地居民十分危險,但意大利當地政府部門仍然認為,火山爆發還不足以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隻是加強了對火山的嚴密監控。不過,當地的主要機場由於火山爆發造成能見度降低而被迫關閉。
此次火山噴發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前來觀賞。
2011年5月12日,埃特納火山又一次噴發。在噴發活動最劇烈的時間段內,距離火山數千米外的村鎮的都能感受到房屋門窗的晃動。埃特納火山鍋型火山口內岩漿夾雜著火山灰衝天而起,引發的巨響在鄰近的一些村鎮也清晰可聞。
與此同時,四處彌漫的火山灰則飄落到了鄰近的諸多區域。埃特納火山所在的卡塔尼亞市的機場就是因為火山灰飄落到跑道上麵而臨時關閉。此次爆發一度引發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恐慌,令他們以為末日來臨。不過,據意大利相關機構的觀察和分析,此次埃特納火山的噴發隻是一次常規性的活動,不會造成破壞性的後果。此後,噴發活動持續減緩,證明了預測的正確性。
埃特納火山情況
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在意大利的西西裏島東岸,南距卡塔尼亞29千米,周長約160千米,噴發物質覆蓋麵積達1165平方千米。主要噴火口海拔3323米,直徑500米,常有積雪。周圍有200多個較小的火山錐,在劇烈活動期間,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帶與灌叢,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樹。山麓上堆積著火山灰與熔岩,有集約化的農業。
埃特納火山位於地中海火山帶,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火山周圍是西西裏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地質構造下層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層為海成泥炭岩和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