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可見於任何年齡,以1歲內,5~6歲或青少年為發病高峰。患者食欲極好,喜食油膩、甜食,懶於活動,體態肥胖,體重超過同齡小兒,且身高及骨齡皆在同齡小兒的高限,少數可超過。肥胖可能誘發腫瘤和成年病,影響寶寶生長發育,所以防治寶寶肥胖,是每個家庭不可忽視的養育問題。
主要病因
(1)遺傳。
(2)進食過量,特別是高脂食物、甜食攝入過量。
(3)缺乏活動。
(4)作息無常、勞逸不當。
(5)藥物,如抗過敏藥物、類固醇、抗抑鬱藥、抗癲癇藥等。
(6)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虐待、溺愛等,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等,也可導致肥胖症。
調節飲食
熱量控製對肥胖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每日攝入熱量5歲以下兒童為2512.08焦耳~3349.44焦耳,5歲以上為3349.44焦耳~5024.16焦耳,青春期為6628.2焦耳~8374.6焦耳。具體食譜可根據個人經濟狀況、口味、習俗、習慣來製定。
選擇熱量低又可以幫助脂肪代謝的藥膳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常見的低熱量食物有黃瓜、冬瓜、大白菜、芹菜、萵苣、豆芽、海帶、赤小豆、草莓、葫蘆、豆芽、萵筍、魔芋、白蘿卜、芹菜、海帶、海蜇、荸薺、雪梨、玉米、山楂、西紅柿、薏苡仁、黃魚、豆腐、茶、兔肉、全麩穀類、糙米、粗麵等。
合理的烹調也很重要,能使食物有充足的飽脹感,營養素損失少,熱量增加不多;不恰當的烹調則可使食物熱量增加。蔬菜應以生食涼拌為主,減少燒、炒、炸、拔絲、掛霜等製法;動物性食品應多采用清蒸、水煮、燉、醬、悶、氽、涮等,少用煎、炒、油炸;主食應以蒸、煮為主,不宜油炸或加入糖、油、奶油、動物脂肪等。
堅持減肥食譜減肥之後,不能驟然終止減肥食譜,要小心地、多階段地、逐步地放寬食譜。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適應期才能過渡到正常食譜。
橙色警示
肥胖者不宜的食品有酒、糖、巧克力、脂肪、油炸食品、白薯、粉條、土豆、奶油、糕點、甜品、糖果、含糖飲料、含糖量高的水果等。
不宜快速減肥。快速減肥屬於損傷性減肥,容易使體內的消化、循環、神經、內分泌等係統的平衡遭到損害,屬於損傷性減肥,有損健康。而且效果不可靠,容易反彈。減肥應循序漸進,長期堅持,以每月減少1~2公斤為宜。
千萬不要迷信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減肥食品,市場上的很多減肥藥都會造成身體的傷害,應慎用。嬰幼兒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不能采用手術去脂、禁食或饑餓療法來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