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積食”,是指嬰幼兒食物吃下後不消化,停積於胃腸,引起胸腹脹滿、噯腐吞酸、厭食、泄瀉、大便酸臭、放臭屁、舌苔厚膩等症狀。
主要病因
(1)吃得過多,阻礙了脾胃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2)吃了不衛生的飲食或過食生冷寒涼之物。
(3)食物搭配不合理。
(4)飲食營養不平衡。
調節飲食
應注意飲食調節,宜少食多餐,食宜清淡,勿恣食生冷肥甘,傷食嚴重者宜暫禁食。可暫時停止進食或少食1~2餐。1~2天內不吃脂肪類食物。嬰兒可以喂脫脂奶、米湯、胡蘿卜湯、焦米湯等等;有已斷奶幼兒可以吃些粥、豆腐乳、肉鬆、蛋花粥、麵條等。同時可服用一些助消化藥。
橙色警示
寶寶如果吃撐了,會出現腹脹、打蔫,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臥床休息,並注意保暖。不要讓寶寶出去溜達,更不要讓寶寶喝水、吃酵母片。因為此時孩子胃壁變薄,易引起急性胃擴張,造成危險。如果休息十幾分鍾後不見好,應立即引吐或到醫院治療。
推薦食療方
(1)蜂蜜蘿卜湯
采購好食材:白蘿卜500~1000克,蜂蜜150-200克。
爸媽巧手做:白蘿卜洗淨後,切成條狀或丁狀;在鋁鍋內加入清水,燒開後,把蘿卜放入再燒,至煮沸後即可把蘿卜撈出,把水淋幹,晾曬半日,再把它放入鋁鍋內,加入蜂蜜,以文火燒煮,邊煮邊調拌,調勻後,取出蘿卜晾涼即可。飯後嚼食30~50克。
健康有療效:寬中行氣,消食化痰。適用於小兒飲食不消、腹脹。
(2)山楂杏仁湯
采購好食材:山楂15顆、杏仁20粒。
爸媽巧手做:山楂、杏仁同煎成濃湯服用。
健康有療效:主治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的傷食,不適。
(3)萊菔子粥
采購好食材:萊菔子(蘿卜子)10~15克,大米30~50克。
爸媽巧手做:先把萊菔子炒至香熟,然後研成細末;把大米淘洗後,如常法煮粥,待粥將煮成時,每次調入炒萊菔子末5~7克,稍煮即可。趁熱吃粥約1碗,每日2次。
健康有療效:行氣,消積。適用於小兒傷食、腹脹,也可用於小兒急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
注意:在治療傷食期間,不宜吃油膩食物。
(4)神曲麥芽湯
采購好食材:神曲20克、炒蘿卜籽10克、麥芽10克。
爸媽巧手做:神曲,炒蘿卜籽,麥芽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
健康有療效:治療吃麵食過多,導致厭食,腹部脹痛。
(5)海蜇荸薺
采購好食材:荸薺250克,海蜇100克。
爸媽巧手做:選擇個大、肥嫩的鮮荸薺洗淨後,去掉小芽及基根;把海蜇漂洗後,同荸薺一並放入小鍋內,加水適量,同煮,待荸薺煮熟後,去掉海蜇,取出荸薺。每日2~3次,每次溫熱嚼食荸薺3~5個。
健康有療效:消積,化痰。適用於小兒積滯。
宜忌:體弱寶寶,1次不可服食過多。
(6)橘餅茶
采購好食材:橘餅1~2個。
製作:把橘餅切成薄片,放入茶壺內,用剛燒沸的開水衝泡,蓋上茶壺蓋,泡10~15分鍾即可。每日用橘餅1個,可作數次當茶飲用,喝茶吃餅連用2~3天。
健康有療效:適用於小兒傷食或多吃生冷瓜果後泄瀉不止。
(7)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20克,白米20克,白糖適量。
爸媽巧手做: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熬粥,加入白糖可服用。
健康有療效:適用於單純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