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症狀主要有患者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複發作。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麵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布。
主要病因
(1)環境汙染。如空氣汙染、電磁輻射、花粉等。
(2)劣質衣服。
(3)微生物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黴、分枝孢黴、點青黴、煙曲黴、鐮刀黴、產黃青黴、黑曲黴及黑根黴等。
(4)飲食。部分食物可引起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產生。包括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薑等)、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
(5)藥物。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濕疹性藥疹的可能性,常見的有青黴素、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普魯卡因等。
(6)精神因素。寶寶的精神狀態與濕疹的發病有明顯的關係,如生活不規律、環境的變遷以及各種造成寶寶心情不愉快的事物,都有可能導致濕疹的發作或加重。
(7)氣候、物理因素(如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濕、幹燥等)。
(8)遺傳。
(9)其他因素。如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都有可能導致濕疹發生。
調節飲食
寶寶患濕疹時,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避免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忌食海鮮、羊肉、辣椒、濃茶、濃咖啡。榴蓮、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也應該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
橙色警示
母乳喂養者,在寶寶患濕疹期間,也應暫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或過敏性食品,宜多飲鮮橘汁及多吃水果。
推薦食療方
(1)薏米紅豆煎
采購好食材: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白糖適量。
爸媽巧手做:薏米、紅小豆洗淨後,加水同煮至豆爛,加白糖適量,早晚分服。
健康有療效:健脾祛濕,適用於脾虛型濕疹。
(2)綠豆海帶湯
采購好食材:綠豆30克,薏苡仁30克,海帶30克,魚腥草15克,冰糖適量。
爸媽巧手做:將海帶切絲,魚腥草用紗布袋包好,與綠豆、薏苡仁同放鍋中煎煮,至海帶爛、綠豆開花時取出魚腥草。食用前加白糖調味。
健康有療效:清熱除濕止癢。
(3)土茯苓燉鵪鶉
采購好食材:鵪鶉2隻,土茯苓30克,豬油、鹽各適量。
爸媽巧手做:將鵪鶉去毛、內髒,洗淨,和土茯苓加水一同燉至肉爛熟,加豬油、鹽調味。
健康有療效:健脾利濕,清熱解毒。適用於急性和亞急性濕疹。
(4)茅根綠豆飲
采購好食材:綠豆50克,白茅根30克,澤瀉15克,冰糖20克。
爸媽巧手做:白茅根切段,與澤瀉一起先煮20分鍾,撈去藥渣,再入綠豆、冰糖,煮至綠豆開花蛻皮後,濾取藥汁。
健康有療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適用於急性濕疹。
(5)鯉魚芡實湯
采購好食材:鯉魚1尾(約250克),芡實30克,鹽3克,雞精2克。
爸媽巧手做:①鯉魚去鱗、鰓、腸雜,切塊。②芡實洗淨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加入鯉魚塊,待魚熟爛後,加鹽、雞精調味。
健康有療效:健脾除濕、滋陰潤燥。適用於病程較久的濕疹者食用。要注意的是,瘧疾、痔瘡、尿黃及產後不久均不宜食用芡實,本品不宜與天門冬、狗肉、麥冬、紫蘇、龍骨、朱砂、赤小豆同食。
(6)蘆根魚腥草飲
采購好食材:鮮蘆根100克,魚腥草15克。
爸媽巧手做:鮮蘆根洗淨切段,與魚腥草同煮取汁250毫升,加糖適量,分二次服完。也可將煮汁直接蘸洗患處。
健康有療效:清熱解毒,排膿。抗濕疹感染,適用於濕疹感染病患。
(7)絲瓜煎
采購好食材:絲瓜250克,蜂蜜適量。
爸媽巧手做:絲瓜切開,加水煎至400毫升,調入蜂蜜適量,代茶飲用。
健康有療效:有利尿清熱消炎之功。治尿血、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