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談何容易(2 / 2)

此次任務可以說是近衛旅的初戰,他們不僅要清除潛入行營附近的刺客,將挖出的親蒙分子鏟除,截殺滲透進來的蒙古精騎。正因為任務複雜,且要保證將既定目標一網打盡,所以各部配合要默契,銜接緊密,更不能走漏絲毫風聲,所以鄭虎臣才要親自坐鎮指揮。

“陛下,鄭都知領兵清剿侵入涿州的蒙元探子和刺客,必要造出大量無辜者傷亡吧!”劉因沒有想到鄭虎臣的身份居然這麼高,而其離開時殺氣騰騰的樣子也讓他心中一緊,想到為了皇帝的安全,必然是寧可錯殺,不會放過,哪怕隻有絲毫牽扯其中的人皆不免人頭落地,很多人甚至莫名其妙的在今夜死去。

“嗯,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但這些企圖襲擊行營,行刺朝廷重臣者,並未他們提供庇護的人並不無辜,在參與其中時就應知道有今天!”趙昺點點頭,毫不掩飾道。

“他們的家人和不小心牽涉其中的人總是罪不該死吧!”劉因見南朝皇帝並不否認,而他也知‘帝王一怒,伏屍千裏’,事關其的性命,殺起人來自然不會絲毫手軟。但他還是忍不住想保全些人的性命,歎聲道。

“除惡務盡,屠殺雖然殘酷,但也隻有如此才能震懾那些仍心懷僥幸者,讓他們不敢再有異心,從而挽救更多的人!”趙昺言道。他十分清楚事務局的手段,而鄭虎臣動用近衛旅就沒有打算留活口,定會屠盡所有參與者,以威懾膽敢給蒙元提供幫助者。

“陛下,草民以為若想長治久安,實現中國一統,隻靠屠戮和報複是難以實現的,而是應公平對待蒙古人和色目人,以此放下彼此間的仇視,使各族和睦相處,化兵戈為玉帛!”劉因清楚無論戰事大小皆會有無辜百姓喪生,本想全南朝皇帝止殺,但也知當下的情形下肯定會遭到其的厭惡,他即便想要為民請命的機會也將失去,想想言道。

“還請先生指教!”趙昺言道。他當然知道若想建立大同世界,必須實現民族和解,但現實是殘酷的,即便是現代社會,文明高度發達,可依然無法消除民族間的積怨,為此爆發的戰爭更是起此彼伏,從未消失,而他也想看看這位大儒如何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

“陛下,從大勢來看,中原土地肥沃,占盡天下財富。而塞北貧瘠苦寒,土地無法耕種,民眾愚昧,但他們也向往中原的富足和文化,且一直受到影響,接受漢化。而蒙元自忽必烈汗以下諸多蒙古人和色目人皆推崇儒學,學習漢學,接受漢禮,我朝大可對其繼續施加影響,使其開化,接受漢製,與中原修好。”劉因道。

“先生,這種大道理誰都懂,但沒有具體措施,恐先生的設想隻是水中月、鏡中花!”趙昺點點頭,又道。

“陛下,草民知道。”劉因見南朝皇帝能夠聽的下去,鬆了口氣接著道,“首先,蒙古人雖占地萬裏,但人數較少,加之忽必烈汗建大都作為統治中心,大量部民隨之南遷中原,我朝大可同化這些蒙古人,讓其改變生活方式,信奉中原禮教,順從中原習俗。”

“其次,對於蒙古人、色目人習俗,予以必要的尊重,蒙古人喜歡遊牧,那麼就將他們安排水草肥美的地方,使其安居樂業;在婚姻方麵,鼓勵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通婚,但務必做到兩情相悅,如果漢人不願意,那麼也允許蒙古人同族嫁娶;還有在科舉上對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一視同仁,有才華的可以參加考試,唯才任用;想要安心生活的,也可以做個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而不加以歧視!”

“再有,可以在塞外開商路,設榷場,與其交易互通有無。中原可以獲得戰馬,牛羊和皮毛,其也可以得到糧食和布帛、茶葉等生活用品,如此也就沒有必要再頻頻南下劫掠,從而消除邊患,實現久安!”

“先生之言雖然有理,但是若想實現談何容易。”趙昺聽其言畢歎道。他明白其說的都對,也極有道理,可是當下形勢下極難實現,同時也缺乏詳細的規劃和具體措施,更重要的是在沒有消滅蒙元政權,戰爭仍在持續,雙方傷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便大談什麼民族和解,各族平等,建立大同世界等等,一切未免皆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