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談何容易(1 / 2)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

兵法有雲:“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好的對策和好的結果不一定成因果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說,用最好的對策,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中等,而用中等的對策,其結果是下等。

劉因先說了一攻一守兩策,並言明利弊。攻,耗費巨大,要承擔內亂的風險。但是取得全勝,起碼能免除百年的邊患;守,成本相對較低,可以保證民生發展。但是要承受北地民族不斷的襲擾,導致邊關戰火不斷,不利於長治久安。

這兩條計策顯然並不能令南朝皇帝滿意,不過劉因並不急,他深知眼前此人雖年輕,卻並非初登大寶,缺乏治政經驗的新帝。而是經過亂世重重磨難,掌權二十年的帝王,早已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傀儡了,必然會對未來的有所權衡。

當然劉因也明白作為一手策劃北伐的南朝皇帝更明白眼下局麵的來之不易,其也願意多花些時間考量,並不會冒太大的風險。因為高收益自然伴隨著高風險,而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對策,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不論是所謂的上策或是下策,符合切實利益和實際情況的方案才是最佳對策。

“陛下、監司,近衛旅已經集結完畢,在外候命!”這時田琦進來施禮稟告道。

“陛下,屬下先行告退,去去就回!”鄭虎臣聽罷,起身向皇帝施禮道。

“哦,有何事還需你親去?”能夠讓大宋最大的特務頭子親自領兵的事情,得是何等大事,趙昺有些疑惑地問道。

“陛下,偽酋鐵穆耳與其樞使闊裏吉思自怯薛軍和各蒙古衛軍中精選了一批可開強弓,擅於暗殺的射雕手潛入涿州,欲對陛下及隨扈重臣不利。為配合他們行動又調集了千餘精騎在奸細引領下分批從小路越過我軍防線,定於今夜突襲行營,射雕手則趁亂突入伺機出手!”鄭虎臣稟告道。

“嗯!”趙昺並未再多問,而是點點頭道,“若是兵力不足,你盡可調動周邊駐軍參與圍剿,除惡務盡免除後患!”

“屬下遵諭,絕不會讓宵小靠近行營半步!”鄭虎臣再施禮,退出了閣架院。

“這……其是……”看著鄭虎臣出門而去,劉因十分驚訝,他萬萬沒想到看著和藹可親的‘老閣架’居然是領兵的大將,指著其張口結舌地道。

“其是內侍省副都知,兼任皇城司監司,平時負責為朕采買些稀罕之物,順便打探些消息!”趙昺笑笑輕描淡寫地道。

此次參戰的近衛隊是新近編成的,班底就是事務局一次北伐後收編的日本和高麗海寇,將戰火引回其本土。此後又在山東收編的諸多的馬匪禍亂地方,為北伐尋找借口,破壞入衛的蒙古宗王間的關係。在北伐後又受命襲殺那些中原不穩定分子,鏟除親蒙的世家豪門。

當初趙昺考慮事務局的職能特殊,隻授予他們偵察之權,而沒有裁決的權力,防止其權力過大,禍亂朝政。而屬於他們的武裝隻有一個執行破壞、暗殺和敵後活動的行動隊,人員雖經多次擴編,但也不足五百人。

這次北伐之後,散布於各處的敵後武裝的任務已經完成,但是又不能隨便將他們就地解散,否則就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於是趙昺下旨將這些敵後武裝精銳整編成一個近衛旅,餘者散入諸軍,仍隸屬於事務局管轄。

近衛旅的軍號看著不小,其實兵員隻有三千,為了便於指揮沒有設團部,而是編成直轄旅部的五個營。當然讓這些慣於‘打遊擊’的流寇們去衝鋒陷陣顯然是去送人頭,可他們中不乏江湖奇人,殺人越貨的巨盜,精於雜技的好手,更有騎術高超之輩,因而其所長是執行偵察、突襲和暗殺等秘密任務。

在成軍之時,趙昺曾親去授旗,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支隊伍人員的龐雜,既有漢人,也有高麗、日本人,還有蒙古、契丹、女真人,甚至還有金發碧眼的色目人,可以稱得上是一支聯合國部隊了。

而這支部隊的裝備也非統一製式,除了宋軍普遍裝備的火器外,還有各種式樣的冷兵器。就算是最為統一的三個騎營,也是披著皮甲,掛著弓弩,挎著馬刀,背著連發騎槍和子彈帶,鞍袋中還藏著五花八門的兵器,但無一例外胯下皆是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