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大家看書,在此發一份幹支計時與24小時製的對照表。(1 / 2)

“提督大人,要末將,這仗不難打。”劉國軒最先發表意見。

他起初對輔政王殿下將他從龍衛軍調至水師還有些不太樂意,直到他看到三百噸的撫州號上那二十多門大炮時,卻瞬間被迷住了,從此見人便“輔政王殿下待我不薄”。

而現在他所搭乘的邵武號更是令他信心十足,繼續高聲道:“根本無需打探建奴水師所在,我們直往杭州去便是。

“虜賊擔心運往蕭山的糧草被我們襲劫,必會前來與我決戰。到時候我們以逸待勞,又有這般厲害的戰船,”他著用力拍了拍邵武號的艙壁,“必能一戰破敵!”

“劉將軍得沒錯。直往杭州,或許明日便能收拾了賊船。”章國炫先是點頭,而後又道,“隻是,虜盤踞錢塘日久,昨日便有水手看到虜賊的哨船在附近出沒。怕是敵軍已有所防備了。”

“是不宜去杭州。”鄭成功也搖頭道,“我們的船帆大速疾,但船帆難於轉動,加之船體吃水又深,在近岸狹窄處極為吃虧。

“我們臨出發前輔政王殿下曾一再叮囑,不到萬不得已莫要與敵在淺窄水域交戰。”

靠近陸地之處的海風比較,且風向多隨地形而走,變化不定。這就對可以隨意轉動的東方式硬帆極為有利,而需要更多風力的蓋倫船就會變得移動遲緩了。

而杭州與蕭山一帶遠離大海,江麵寬度僅有七八裏,已算是比較狹窄了。

章國炫聞言麵帶愁容道:“若賊軍一直縮在杭州附近,便是我們的船吃虧些,卻也隻得前去硬拚了。”

“這倒不必。”鄭成功和施琅幾乎一齊道。

前者隨即微笑道:“哦?尊侯有何良策?”

“不敢,隻是點伎倆罷了。”施琅道,“我們可先泊於錢塘下遊,隻待刮西風時,全軍逆風入錢塘。待與敵接戰,則立刻佯敗,順風順流速入東側海灣中,而後返身決戰。”

劉國軒道:“要是建奴不追上來呢?”

施琅胸有成竹地一指西南方向,“近來賊軍在猛攻蕭山,其附近碼頭必有大隊運送輜重的舟船,我們可分兵襲之,或燒或搶,賊定然大怒。我們再多去杭州附近引戰,不虜賊不來。”

鄭成功點了點頭,“尊侯此法可行。實則輔政王殿下在永北裏部署水師作戰方略時也曾提到敵或龜縮不出。殿下對此更是已有成策,令我們往錢塘下遊以北的海寧附近,舟船泊於岸邊,以水師步軍登陸襲海寧、高溪、海鹽等地。

“建虜自持水師強大,於北岸少有防備,故而縱我水師步軍僅八九百人,亦可令其雞飛狗跳。屆時虜水師便不得不趕來海寧求戰。”

劉國軒、施琅等人聞言不住點頭,連稱“良策”。

明末時分還沒有專門的“海軍陸戰隊”這個兵種,但朱琳渼卻知道兩棲作戰的厲害之處。於是他從水師成立之始,便在編製裏增加了步軍這一編製,進行了專門的操練。運至水師的八百支燧發銃便是配給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