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高看南明了。”翁茂這位伯父乃是原弘光朝通政司左通政翁亦堂,聞言立刻不屑道,“崇禎朝,鬆山十三萬明軍被先皇三萬人馬殺得丟盔棄甲。弘光朝,史可法統江北四鎮二十萬兵馬,幾乎一觸即潰。南京八丈堅城,未發一炮便降。
“如今南明朝廷至多不過五六萬兵,置於長江一線的更是僅有六成上下。隻要朝廷謹慎以對,莫如博洛、勒克德渾那般輕敵冒進,以建州兵之善戰,明軍敗績乃早晚之事。”
他到這裏頓了頓,轉望向翁茂,聲音低了幾分,“況且,如今朝局,多鐸大軍若是敗了,對我們卻不一定是壞事兒。反倒是他在江南大捷的話,你想想誰人得利?”
翁茂倒是一點即透,“豫親王乃攝政王最大依仗,他若得勝,首先攝政王權勢必將更穩。
“而攝政王寵信馮銓、劉正宗等北黨奸佞,任其對我們這些原江南籍朝臣肆意打壓……”
他皺眉出結論,“故而此時江南告捷,卻是最助北黨氣焰。”
一年前,南黨禦史吳達、李森先,太常寺少卿龔鼎孳等彈劾馮銓貪汙、放縱子弟為非作歹。結果多爾袞卻枉顧證據,公開支持馮銓,將李森先革職並申飭了龔鼎孳等人。從此之後,北黨便與南黨結下死仇,開始瘋狂反撲,並一直穩穩處在上風。
翁亦堂欣然頷首,心三弟這個兒子不愧是翁家最有資質的後輩,此番自己用盡了人情並花費近半家財為他討來這個差事果然沒錯!隻盼這次能助肅親王得勢,翁茂便得進諫大功。自己現已卸任,往後翁家門廳就要靠翁茂來撐了。
“我們南方朝臣之所以鬥不過北黨那些奸宦餘孽,皆因仰仗的靠山譚拜太弱。”翁亦堂繼續道,“隻要多爾袞還在高位一,我們就很難扳倒北黨奸賊。而眼下的良機正可扶多爾袞最大的政敵肅親王上位。
“我們在肅親王尚未得勢之際投效,又為他出謀劃策擊敗多爾袞這個死對頭,日後他定能助我們掃滅北黨。”
他著微微一笑,那意思是,北黨即滅,朝廷那還不是我們南黨的下?
又兩日後,翁氏叔侄已至西安府境。翁亦堂未到西安城便叫停了車馬,吩咐翁茂繼續南下,而自己卻換了車子欲轉往鳳翔府而去。
鳳翔府在西安西偏北方向,後世更名為寶雞。
“大伯難道不與我同去漢中?”翁茂詫異道,“有您坐鎮,我這心裏才更踏實啊。”
翁亦堂默然搖頭,“該囑咐的都已囑咐多次,後麵就看你自己的了。”
“這,卻是為何?”
“萬一大事未成,多爾袞必凶猛反撲。老夫乃是翁家族長,若牽涉此事,翁家舉族都難逃幹係。而你此去漢中,乃是“肆意擅為”,與翁家無半點關聯……”翁亦堂歎口氣,拍了拍翁茂的肩膀,“肅親王為人優柔寡斷,此次事關重大,你須多做打算,切不可心急。”
“大伯放心,侄兒絕不會令您和在京的諸位大人失望!”
……
漢中清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