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營中就有百餘名羅刹兵,這些人身體健碩、戰陣諳熟,而且有掄起武器就不要命的狠勁。
上個月演武之時,他麾下二百精銳巴牙喇都不是這些人的對手,隻是人數太少了些。而此次竟一下來了兩千三百多人,他手中立時又多了一支勁旅!
他有些感慨道:“據羅刹國人煙稀少,九哥能調來這麼多羅刹兵,必許了他們極大的好處。”
馬關於低聲道:“末將聽聞,攝政王殿下答應羅刹人,待江南戰事結束,便出兵北上,助他們剿平布裏亞特部。”
多鐸皺了皺眉,心大清眼下已對喀爾喀沒什麼控製力了,要想出兵極北的布裏亞特部又如何做到?多是哄騙這些羅刹人罷了。
他哪裏知道,俄國人也不是傻子,多爾袞是答應在雅克薩城以北留一塊地方讓俄國人駐軍並供給糧草,方便他們征服西伯利亞,這才借到了兩千多兵馬。
隻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尤其俄國自古便對土地有變態般的貪欲,多爾袞病急亂投醫之舉,卻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數日後,鞏阿岱和拜音圖率正黃旗、鑲黃旗共兩萬大軍抵達揚州。這些兵乃是滿清皇帝直領,滿編滿員自不必,同時軍器、甲胄、訓練都極為精良,而且對兵源也非常挑剔,甚至很多滿洲朝臣的子弟都在其中,士氣和戰鬥意誌在清軍中絕對是頂尖的。
至此,揚州附近已集結了十五萬清軍。
多鐸遠眺那沒入際的數十裏連營,心中也是一陣激動。自太祖興京起兵,到大清開國至今,還從未有過如此雄壯的大軍,兵精糧足,軍器犀利,自己能統帥這麼一支威武之師掃平江南,日後必能名留大清史冊,得萬世子孫敬仰!
他正躊躇滿誌之際,拜音圖卻走到他身側,從懷裏取出隻木匣遞了過來,“豫親王,攝政王殿下還有封密令交給你,要你務必依此行事。”
多鐸忙慎重接過木盒,拆去上麵蠟封取出密信,果然是多爾袞親筆所寫,卻隻有寥寥數句——南征之戰關乎大清國運,茲事極大,斷不可輕慢,十弟當時刻銘記一多三不為要。
一多,乃是要謹遵祖訓,臨陣必多攜楯車。南人所仗者不過火器犀利,楯車乃克製火器之關鍵。萬不可掉以輕心!
三不,便是不輕敵、不分兵、不冒進。前番博洛、勒克德渾乃至羅洛渾等人,皆是犯在這三項之上,方得大敗。我大軍數倍於南人,建州勇士又能征善戰,正麵對敵必勝無敗。而南人多狡詐,王弟隻需穩紮穩打,集大軍一路滌蕩而去,江南指日可破!
多鐸凝神咀嚼兄長所言,不禁大為感歎,九哥不愧是大清的“墨爾根戴青”,雖遠在京城,但對大局卻看得極為透徹,這“一多三不”真乃字字珠璣。
不久前自己正是因為輕敵、分兵,想趁南明內亂,派數路人馬渡江南下襲擾,不料卻被南軍各個擊破。石廷柱、穆濟倫等部損失慘重,折損了三千多兵,甚至艾鬆古部幾乎全軍覆沒,連艾鬆古本人至今都杳無音信。
他暗下決心,要謹遵九哥的教誨,此次南征必能一戰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