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肺腑之言(1 / 3)

丁鎮南確實沒猜錯,隻是還不夠全麵。

按白華偉打聽到的消息,帝國海軍司令部會在近期對兩大艦隊的兵力做出調整,重點就是加強在西南東望洋的存在。

不出意外的話,會向西南東望洋增派一支由艘航母充當核心的特混艦隊。

此外,會首先加強在南夕落洋的兵力部署。

比如,派第十一特混艦隊去桌灣,還會同時增派0艘大型攻擊潛艇,以及數艘潛艇支援艦。

顯然,帝國海軍刺激是要增強在夕落洋的破交作戰力度。

派第十一特混艦隊封鎖海運航線的可能性不大,仍然得依靠潛艇,部署航母戰鬥群主要為潛艇支援艦提供掩護。畢竟要讓潛艇支援艦深入大洋,為大型攻擊潛艇提供支援,肯定需要強大的後盾。

果真如此,不準整個夕落洋都會成為帝國潛艇的獵場。

在潛艇支援艦的支持下,哪怕是前往北夕落洋執行破交任務,像“南江”級這類的大型攻擊潛艇,在航部署率都能達到五分之一,即每10艘潛艇,就能保證有艘處於作戰部署狀態。

這個比例,絕對不算低。

關鍵還有,如果隻是封鎖從北孤大陸東海岸到西大陸的航線,隻需要6到10艘處於部署狀態的潛艇就足夠了。要知道,在更加廣袤的北東望洋上,紐蘭海軍投入的大型攻擊潛艇也就在0艘左右,處於作戰部署狀態的不會超過三分之一,就已經對通往霍瓦依群島的航線構成了嚴重威脅。

當然,這也跟潛艇的性能有很大關係。

拿“南江”級來,其最新的改進型,除了在艇首魚雷艙裝載6條雷彈之外,還能夠用垂直發射係統裝載16枚導彈。如果是執行破交任務,通常是搭載6條重型魚雷與16枚遠程反艦導彈。

就具體的戰術來。

如果是在遠海作戰,通常會在較遠的距離上用反艦導彈攻擊護航戰艦,然後以最快速度逼近運輸船隊,再用魚雷來結束戰鬥。因為貨輪的航速都不夠快,一般才10多節,所以就算知道附近有潛艇,也很難逃脫。關鍵是,護航戰艦一般都是護衛艦,在遭到反艦導彈飽和攻擊的情況下,肯定是凶多吉少。哪怕有護航航母,因為用民用貨輪改造而來,也未必扛得住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

當然,要是在近海,潛艇會直接使用反艦導彈攻擊運輸船隻。主要是,就算幹掉了護航戰艦,也未必能趕在岸基反潛巡邏機殺到之前追上運輸船隊,更別需要花大量時間對付四散逃跑的運輸船隻。

總體而言,潛艇破交作戰效率早已是今非昔比。

在理論上,一艘“南江”級就能把一支規模在0艘左右的運輸船隊送到海底。

正是如此,在通常的破交作戰中,也就隻需要到艘潛艇協同,根本不需要投入更多潛艇。

整個北夕落洋,隻能劃出到4處海域來進行破交作戰。

照此計算,也就6到1艘潛艇,就足夠封鎖整個北夕落洋。

至於搜尋運輸船隊,依托先進的被動聲納,大型攻擊潛艇能夠在數百千米之外發現運輸船隊,並且確定其大致方向。關鍵是,還能依靠後方提供的情報,尤其是部署在太空的偵查衛星。

關鍵還有,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向桌灣派遣更多的大型攻擊潛艇,確保能夠有足夠多的潛艇處於作戰部署狀態。

可見,帝國海軍確實打算在夕落洋搞事情。

隻是,更有可能是在向紐蘭當局施壓,增加其出兵西大陸的成本,從而讓紐蘭當局盡快簽署停戰協議。

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秘密談判還沒有結束,仍然有很多問題沒有談攏。

至於派遣艦隊去西南東望洋,或許跟談判沒有直接關係,也可以跟丁鎮南推測的不大一樣。

關鍵就是,紐蘭海軍未必有能力去南夕落洋搞事情。

不要忘了,在霍瓦依群島攻防戰之後,就算把狀態不佳的“肯尼”號算上,紐蘭海軍也隻有4艘航母可用。相對的,在去年年底,隨著第一批封存航母加入戰鬥序列,帝國海軍可用的航母已經達到了15艘,恢複到戰前水準。關鍵是,因為不用死保陸心海,理論上能夠在西南東望洋部署6艘航母。如果有需要,還可以緊急增派艘,把投入該方向上的航母增加到9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