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範仲淹的這句話,用來形容華夏國最近的改革成果,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自黃帝曆46年,第二次全國最高會議正式召開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華夏國上下早已煥然一新,戰爭的創傷雖未完全撫平,但也基本撫平大半。
百姓安居,市場興隆!
此時,華夏國全國上下,的的確確已經達到了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程度。
所謂政通,自然是指相關政策都能準確具體的傳遞給百姓,讓百姓聽聞知曉。
有電報和電台這兩樣傳遞信息的利器在,沒有什麼政策是不能通報全國的。
政通之事可不順利達成?
所謂人和,自然是指百姓安平喜樂,人心和順。
有高產糧種的全麵鋪展和改良種植方案的傳授,以及各種土化肥及生態農藥作坊的大規模鋪設。
華夏國大部分區域已經基本實現再無餓殍的承諾。
再加上在各地新建起來的養殖基地也開始陸續出貨,百姓食肉的頻率逐漸上升。
安居樂業,吃飽喝足,如何還不能算人和?
人和之勢,當然也沒問題。
至於百廢俱興,那就更沒問題了。
八千萬兩白銀撒下去,全國上下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有正在建設的道路、鋪設的橋梁、修建的堤壩和建造的工廠建築。
這還不叫百廢俱興,什麼叫做百廢俱興,別百廢俱興了,把原地抹平了,重建一層都沒問題。
當然了,除了國內開始大規模鼓勵恢複民生之外,其他地方的收複也並沒有停止。
就算要裁軍,那也得趕緊先把周圍一些土地變成我國固有領土之後再。
全球各國用不了多久就會進入聯通時代,不趁著現在趕緊多打些地方下來,等回頭講道理的時候就不好意思打了。
更何況,現在那些士兵正好都是見過血,打過仗的,讓他們去那就叫趁熱打鐵。
如果再緩幾年,緩到這一批士兵年紀大了些,或者退役了,回家了,難不成還要帶著一群新兵蛋子去打仗嗎?
顯然還是現在這批老兵的威力更甚,也更加令行禁止些,不至於像新兵那樣還要重新培訓。
至於要攻打的地方,那可多了去了。
東南方向的緬甸、新羅這些東南亞國家可是收容了不少朱明皇室血脈,再加上有些國家當年也是華夏固有領土,隻是後來趁著華夏國內動亂獨立出去罷了,如今收複過來倒也算合乎情理。
偏東北方向的朝鮮,早多少年前就已經臣服於清朝了,如今薑浩他們既然連清朝都打下來了,那清朝的弟自然也得收著。
正北方向的蒙古及各大汗國雖然關係不大,可到底也都是當年成吉思汗分封出去的。
明朝繼承了元朝土地,如今華夏國又繼承了明朝土地,把當年元朝打下來的土地重新收複回來不過分吧。
至於臉。
那麼大的好處在,誰還在意什麼臉麵?
火炮射程之內,俱是真理。
……
京城總理府
“這些看管藏書的人真是不知道該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