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放眼海外(2 / 2)

真正有用的不知看管好,那些印刷的到處都是的四書五經反倒時常知道拿出來曬曬!”

薑浩看著一堆人花了將近半年時間,好不容易才從皇家藏書閣當中找到的破爛不堪,缺書漏頁,並且還有火焰焚燒痕跡的鄭和下西洋造船資料,心疼的直罵娘。

自從國內情況基本安定,三年計劃的相關任務全部都安排下去之後,薑浩本身是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親自操心的。

但他也閑不下來,國內沒什麼事情操心了,那何不放眼海外?

可是,等到他正式放眼海外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資料庫裏麵並沒有造船的資料。

不過這也正常。

他父親收集的相關資料就算再全麵,那也不至於真的全麵到什麼東西都有。

隻能基本都有。

那些家裏收藏比較古舊東西的人家,正常也就收藏些玩意,什麼鍾表、儀器之類的。

哪家沒事會在家裏收藏一艘大幾百米長的船。

這種類型的船一般都在博物館裏好吧。

而且很多時候博物館裏也不需要把船修複到能夠下水,基本隻要有個樣子就行。

有些崇尚殘缺美的,甚至什麼都不修,就那樣放在那邊。

這種基本沒有可能接到活的資料,薑浩他父親自然也就沒怎麼搜集。

在薑浩找遍了空間裏那麼多資料之後,最終也隻是找到了一些相關史料。

至於造船的技術,那是一丁點都沒有找到。

原本,薑浩還以為很容易就能從皇宮的藏書地點當中找到鄭和當年下西洋時的造船資料。

結果,折騰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在一堆破舊藏書當中找到了同樣破舊的資料。

這一堆書,光是看著也知道內容肯定是不全的,甚至殘缺的地方可能還不少。

對此,薑浩也沒辦法。

隻能招呼淩秘書進來,讓他把這堆書帶到文學院那邊去,讓文學院裏那些老古董對這些書籍進行分類修複。

海圖類型的歸於一類,地理人文類型的歸於一類,造船技術又歸於另一類。

幸好薑浩當初也沒全指望鄭和下西洋時的造船資料,不然現在不知道該多失望呢。

至於為啥沒全指望?

拜托!就算鄭和當年下西洋時的造船技術的確領先於世界,可是那都是將近兩百年前的事情了。

近兩百年過去了,當年的造船資料現在具體屬於什麼檔次還真不好。

所以,薑浩也真沒指望照著鄭和下西洋的造船技術去建造未來需要出海的船隻。

隻是打算拿著當做輔助驗證的參考資料。

那些鄭和下西洋的相關資料當中,薑浩真正看中的還是海圖和相關人文資料。

薑浩手裏是有地圖。

世界地圖也都有。

可是,他手裏的地圖全部都是現代地圖,而且隻有本國地圖比較詳細,海外地圖基本隻有個大體名稱和方位。

拿出來雖然能做參照,但是肯定沒有古代地圖的參照性好。

當然了,如果把古代地圖和現代地圖合起來進行重新繪製,那麼精確度肯定會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