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是倆人的初中同學,關係不錯,不過讀到初二就輟學了,為人那叫一個仗義,打架總是衝在最前麵,那兩顆門牙就是這樣沒的。上輩子到了九十年代末,李亞東回鄉的時候曾見過一麵,記得那時二狗子混得不錯,家裏蓋了磚房,還買了一腳踹,想不到是靠養鴨起的家。
“反正他你要弄鴨子的話,就得先把他家的鴨子收完,他正愁沒遇到上門販子,讓你自己看著辦。”
“行了,你明跟他,他家的鴨子我包圓了。”李亞東哈哈大笑,這些時候的夥伴現在有印象的沒幾個,能撞上一個不容易。
一路心情不錯,倆人換著挑籮筐,不知不覺就到了鎮上。
張春喜自己生爐子去煮茶葉蛋了,李亞東也沒招呼,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自顧自的忙活起自己的事情。
蔡惠反正也是閑著,就在一旁打下手,勞動帶娃兩不誤,之前李亞東已經過,鴨肚子裏的東西都不要,鴨腸鴨肫那可是好東西,權當是她的辛苦費了。
倆人又是放血,又是鉗毛,忙活了老半,等鴨子處理好後,蔡惠顯得很詫異的問道:“亞東,你以前常幹這個?手腳咋這麼麻利?”
“沒……平時看我娘弄的時候學的。”
蔡惠歎了口氣,感慨道:“要不能考上大學?這腦子靈活的人就是厲害,學什麼都快。”
李亞東老臉一紅,趕緊抱著一盆鴨子遁走。
由於條件有限,他也沒有太折騰,淋油上蜜的那些步驟就直接省了,簡單的醃製了一下後,就將鐵絲穿過鴨脖子弄成一個鉤,然後一個個的掛進甕裏麵。
甕底有燒紅的炭火,這是李亞東特地讓蔡惠幫忙弄來的栗碳,另外還讓她買了些麵粉、蔬菜,以及糖油。這都是昨下午商量好的事情,早上過來的時候對了賬,昨餘下的二塊八毛錢給了三嫂一塊,剩下的一塊八毛明顯不夠,也隻能回頭再補了。
用一塊破門板將甕口封好後,李亞東就開始準備其他的輔料:麵餅、甜麵醬、黃瓜絲、蔥絲。
這就是他設想好的銷售模式,並非整隻去賣,而是一片一片的賣。一片鴨肉配上一張麵餅,再抹上甜麵醬,卷上黃瓜絲和蔥絲,很標準的北方烤鴨的吃法。
這樣無疑能將一隻烤鴨的利潤最大化,否則整隻或半隻去賣,能有多少利潤?一隻三斤的鴨子,成本不過三塊多,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撐死也就賣個四五塊,多了沒人能接受。
再還得考慮到這個年代的購買力,動輒好幾塊的東西,幾個人能吃得起?
而憑李亞東的刀工,一隻鴨子最多能片出108片,他設想的是:加上輔料卷起來吃,一個烤鴨卷隻賣一毛錢。
如此一來的話,不僅經濟實惠,人人都吃得起,而且一隻鴨子就可以賣出十塊八毛錢!
至於利潤他也算了筆賬,平均一隻鴨子按三斤算,這樣一個成本是三塊六毛錢。栗碳不值錢,黃瓜不值錢,蔥不值錢,麵糊也不算值錢,值錢一點就是油和糖,這是做甜麵醬用的,量也不大。合計起來搭配一隻烤鴨的成本撐死也就一塊左右。
那麼也就是,單單一隻烤鴨,純利潤大概能有六塊錢!這還不包括鴨架子處理一下也能有點進賬。
同樣一隻鴨子,不同的銷售模式,所帶來的利潤也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