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楊主任第一次這麼“強硬”地派任務,不管服氣不服氣至少表麵上不能說不。
楊景行就當是攤派成功了,還興致勃勃和大家一起為幾位參謀策劃一番,建議嚐試結合具體工作也可以有獨立的研究方向,部門當然都會全麵支持甚至還可以向係裏申請幫助。
剛說到係裏路楷平的電話就打來了,像是安了眼線一樣知道楊主任到校了甚至清楚正在開會:“什麼時候結束我過去有點事情跟你商量。”
楊景行開始懂點禮數了:“我這就過去找您。”
說是平級,路主任可不會為了那點在紙麵上就赤裸裸抬高自然科學而歧視文哲類的小資金支持而費心,他要跟楊主任商量的是“鋼琴係專業教學形式方法改革”這種事關全專業全校全行業的大計。
教學改革這個東西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呼聲,浦音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學生中,尤其是專業課方麵,不過有能力進行改革的人才更知道其中艱難,所以路主任可算英勇,是這幾年來第一個敢在紙麵上嚐試對“小課形式”動刀的院係領導,也許是形勢到了,算是大刀闊斧的初步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校領導的基本肯定,係裏好像也是普遍支持。
現在形勢又有變,新官上任且年富力強的李書記經過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麵了解之後對鋼琴係的教學改革表示了高度關心提出了重點指示。這麼短短兩個月時間,李書記已經了解到學校存在甲老師的學生不敢向乙老師請教專業問題的現象,充分說明李書記的工作是完全落到實處的是要幹實事的。
當然了,路主任和李書記的看法一致,不良現象的存在並不是因為某個人有什麼道德問題,關鍵還在製度,所以得從根源入手。
路主任還向楊主任透漏,教委甚至市委領導對葉甫根尼到浦音留學一事非常看重,雖然領導不一定多了解音樂藝術,但他們懂教育懂人情更看重地方聲譽,又恰逢市的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所以葉甫根尼來浦音學習有很大可能會被當成標誌性@事件去宣傳,等鋼琴神童到校報道肯定會有新聞報道甚至是要上七點檔的,這已經遠不隻是浦音鋼琴係的事,擔責任卻全擔在係裏。
路主任當然相信衛教授的教學水平,但也要跟楊主任分析分析,葉甫根尼可是神童成名,現在已經是名滿世界的鋼琴家,雖然一直沒換過老師,但他這麼些年合作過的著名指揮、樂團、音樂家不就都是老師嗎?人家見過的聽過的可不是附中上來的那些孩子能比的,如果來了浦音卻感覺被限製住,萬一一個不好鬧出個退學,那可就是丟臉到全世界了。
當然了,路楷平知道楊景行對洋人不感冒,對自己人他也敢講心裏話,就算沒有葉甫根尼和照井奈奈香這些留學生浦音的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了,因為如今這些九零後的學生雖然不神童但也是見多識廣思想獨立花樣百出的,幾十年前為了督促學生專心刻苦而設立的那些條條款款對現在的青少年更多成為了一種禁錮,弄不好就適得其反。現在城市裏越來越多的高水平音樂會,學校裏越來越密集的大師班、講座,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交流,怎麼樣用實際行動去激勵學生多聽多看多學?當然是從學校從導師做起!
路主任越說越來勁越甚至還感歎動情得自我剖析起來,他也是楊景行現在這個年紀從輔導員幹起,帶的第一個班是民族聲樂係有個好漂亮的朝@鮮族女生,三十四歲從校監察室副主任的位置上調到紡織大學做紀委工作,在那邊本來幹得不錯但三十九歲又回浦音,都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可就是熱愛音樂舍不下鋼琴藝術呀,現在處在係主任這個位置上,路楷平更多是想借眼前這個機會為未來要到浦音來學習的廣大熱愛音樂的孩子和投身音樂教育的年輕老師們把事情辦成,不敢說能一下子辦得多好,但有奮不顧身的堅定決心去為後來人打下一個良好開端。
楊景行簡直被路主任的滿腔豪情壯誌感染:“我們也努力幹好藝術中心的工作,配合好係裏。”
前一分鍾還躊躇滿誌的路主任又皺起眉來:“中心和係裏我基本放心,總體來講是比較團結的。”
“是您領導得好。”楊主任還不怎麼會拍:“上班後比上學時感受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