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二章 不太清楚(2 / 3)

兩位主任今天好雅興,閉門長聊了個把鍾頭,也算取得了一些共識,主要是路楷平很有氣度地退了一步,願意把楊景行的主要觀點拿到係裏和學校去討論,簡單來說就是沒必要把葉甫根尼當個寶捧著以免適得其反。

路主任甚至算是虛心接受,所以感歎一些老家夥的老觀念真是還停留在封建時代真該退位讓賢,他們不是眼紅麼?所以鋼琴係偏要不當回事,更要用大力氣培養好自己的苗子,這樣就能團結大多數人尤其是學生們。

被領導這麼一肯定,楊景行就飄起來了,甚至有膽子就苗子的選拔培育這種頭等大事說長道短,還想鋼琴係也在這方麵帶個頭。

當然是好事,可是一下子搞這麼多動作豈不是更出風頭了,路楷平還得斟酌斟酌,要考慮各方麵的條件是不是成熟,也是為了年輕人和鋼琴係的將來,越重要的事越要穩紮穩打。

還沒來得及離開學校,四零二接到一個陌生號碼來電,對方自報家門之後他也還記得起曾經在宏星錄音棚見過麵,你好你好。

一個影視歌三棲都二三線的三十幾歲女藝人的男經紀人,接活的警惕性倒是比宏星那些人還高,想跟四零二求證一下九純的演出事宜。

楊景行現在膽子大了,都沒怎麼虛與委蛇:“有這個事,辦了個旅遊節。”

“好事,喜事,有地利有人和。”經紀人很恭喜:“現在也正是好時節,不過我看具體日子還在待定,今天十六號了,如果排在月底可沒幾天了……”

“政府主辦應該沒問題。”楊景行還是沒底:“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不清楚……”經紀人疑惑了:“那邊說你是主要負責人呀,演出這塊,你跟瞿溪仝熟不熟?”

“我沒負責。”楊景行好幹脆:“家鄉照顧讓我掛了個名,這麼重大的活動我也不敢負責。”

“縣城演出……”經紀人好像看不上,不過:“現在市場在往二三線城市流動,趨勢很明顯。其實我們發現二三線更好做,打款爽快得多。”

楊景行也不敢接趨勢話題:“九純是小地方,可能條件有限。”

經紀人就表明去九純當然不說錢不錢的了,隻是一來時間還不確定,二來承辦方的要求又比較高需要彩排,就算主辦承辦都不要求對四零二家鄉的事相信大家也都會自覺精益求精,比如有條件就真唱再自費帶上一隊伴舞之類,所以藝人得空出一周的檔期來保險,四零二也知道現在正是忙的時候,有幾個定金都收了。

楊景行衷心建議不要耽誤了既定工作,免得兩頭都顧不好。經紀人還是說要把九純放在首位盡量跟進協調,手裏藝人不說打包總也能拿出一兩個去捧個人場。四零二雖然不負責但是作為九純人也就謝謝了。

曲杭賞星公司應該還合作不上浦海宏星公司,反正宏星的幾位總監主管看起來都不知道九純的重大活動,他們今天等著楊總監大駕光臨要商議的的首要工作就是“男子團體藝人選拔培養”,老板早幾天就簽字同意了大方案,各部門迫不及待馬上實施具體工作。

會議室裏人手一堆策劃書,大多出自市場部,大家也知道市場部的文案又幾乎都是小老板的手筆,所以說事之前先好好誇讚一番。反而楊總監還得臨時抱佛腳抓緊過一遍那些沒來得及看的,比如十多頁的“市場調研”就充分表現出了張英奕對“偶像組合“這一形式的全麵認識深刻理解,不過更激動人心的還是財務審批過關的預算報告,前期三十人的海選集訓再選拔費用就批了三百萬,難怪調動起了這麼洶湧的積極性。

老板不在,大家趕著市場部總監上架快開始。楊景行根本不知道從哪裏入手,隻能拿著張主管的策劃書照本宣科了,首先是練習生的海選,分報名麵試、校招和行業推薦三部分進行。

其實四零二一開始的好高騖遠是都要大學本科,還好大小老板務實地把條件放寬到十五到二十周歲有高中學曆或者在讀都可以,雖然在策劃書中象征性寫著高學曆優先,但大家都知道十幾二十歲能有什麼高學曆呢?

那個校招方案的簡陋兩條明明就是寫著湊數的,楊總監卻搞不清狀況還一本正經大做文章,提議幾個部門成立聯合招聘組辛苦辛苦,除了藝術院校之外還應該考慮武校、體校和普通全日製大學,甚至要把校招人數控製在十五到二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