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 新(1 / 3)

申京,行政總院,首相辦公室。

澹台雲風正站在趙文廷麵前,向他彙報有關全國運動會的籌備工作。

“運動會一共有十七個大項,目前基本籌措得當了。現在剩餘的問題是宣傳側重上麵。”澹台雲風說道。

“坐下說,坐下說。”臨近換屆,趙文廷最重視的就是這次全國運動會,幾乎全部的經曆都投入進去,對此相當重視,而與其他要離職、升職的領導一樣,這個時候總會噓寒問暖,謙和多容些。

“宣傳上,還是要有側重點的。裕王爺的意思是,多突出平民運動,減少貴族運動的宣傳。可問題在於,我提出的幾個宣傳案,在太上皇那裏都沒有通過。”趙文廷也有些發愁。

澹台雲風問:“按理說,我們著重宣傳老百姓喜聞樂見,參與度關注度高的運動就行了,尤其是年輕人參與度高的運動。”

“集體運動也要提高宣傳權限。”趙文廷說道,他拿出一份表格,說道:“這是在帝國主要城市調查所得的數據,顯然,人們對足球這類運動最為重視。”

“不不不,太上皇不喜歡足球運動。”澹台雲風立刻說道。

“到底是駙馬爺,就是知道的比我們清楚。”趙文廷不無羨慕的說道,他問道:“那你知道為什麼嗎?”

澹台雲風說:“或許是一些傷心的事吧。”

趙文廷點頭,不再追問,已故的太子李昭稷是皇室之中最喜歡足球運動的,因為他的離世,皇室看到足球或許就會想起那位太子殿下,實在是令人傷心。

二人其實不知道,李明勳不喜歡足球是因為在穿越之前被國足傷透了心。在李明勳的眼裏,紅色中國從未有過足球這樣的事,國家投入了資源,政府給了支持,全國百姓期待,愣是不出成績。紅色製度中,集中力量辦大事在足球這一領域徹底失敗。

“如果足球不行,那就是棗核球了。”趙文廷說。

帝國的球類運動都是源自於太上皇李明勳,足球如此,棗核球也是如此。而棗核球其實就是橄欖球,這是一種軍隊裏流行的運動,這種運動對抗性十足,因此需要大量的護具,是軍隊裏培養士兵的勇氣和格鬥技巧的一種運動。

現在流傳出來的棗核球運動還是稍加修改的,早期在軍中的棗核球運動是以橄欖球規則為基礎,結合了冰球的規則。當然,所謂的冰球規則,就是可以打架!

畢竟打棗核球都穿著護具,一旦出現衝突或者難以辨明的犯規,那就打架決定,當然,這個打架也不是拳拳到肉,而是一對一的拚刺搏鬥,兩個人各持一杆綁著棉布,蘸了石灰的木槍,按照軍中拚刺搏鬥的規矩,來一場比試,以比試結果決定。

澹台雲風搖搖頭:“其實這場運動會,還有在全國推廣體育鍛煉,尤其是讓孩子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而足球、棗核球其實都不太適合,一般來說,一個上千人的學校隻有一個球場,每次隻能幾十個人參與進來。

而且還受限於下雨、下雪等諸多天氣因素。尤其是帝國的北部,冬季的時候,根本不適合踢足球。

從這方麵考量的話,我建議籃球。”

“籃球,是不是受眾少了些。”趙文廷問。

“但是發展卻非常快,其實籃球和足球、棗核球的關係,就好像二十年前,羽毛球和網球的關係一樣。首相大人,現在是羽毛球受歡迎,還是網球受歡迎呢?”澹台雲風問道。

網球運動起源於前帝國時代,當時帝國大力發展對美洲貿易和開拓,就找到了橡膠樹,李明勳早早的就命人在南洋省份培植橡膠樹,但早期的橡膠因為加工技術的缺陷,用處並不大。

但是人們很早就發現,美洲的印第安小孩把橡膠做成球,敲打著玩,橡膠球就很有彈性。

而在帆船上,張開一張桌子,拉上一張網,以書本或者木板當球拍,橡膠球就可以被打來打去。這種‘桌球’運動後來逐漸衍生出網球和乒乓球兩種,乒乓球因為所需工具簡單,因此成為平民運動,而需要較大場地的網球就成為了上流社會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