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曰:
分工合作評好卷,建全組織首當先;
熟悉答案明細則,掌握尺度是關鍵。
數學科各大題的評卷題組,經過深入細致學習該題評分標準和細則之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拿預考試卷開始“試評”。從“試評”中發現問題,再將發現的問題進一步討論解決。
這個步驟是很關鍵的,它涉及到這個閱卷評分是否公平、公正、合理的關鍵所在,半點也不能馬虎了事。
當“試評”工作完成以後,進一步仔細檢查,看看其中還有什麼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好……
隨後,作為大題組長的我,就到試題保管員那裏,領回來一大捆試卷袋回來“試評”。在開袋時,必須將試卷袋和裏麵的兩本試卷,馬上標明好相同的序號,以免改卷後裝錯袋。
就這樣,此時,我們大題小組所評閱的是第九大題。這是一道解析幾何綜合題,一共三問。
按照評改規則,評卷員在所評閱後的試題,按照評分標準,除了填好題頭分數,還必須簽上評卷者的姓名,以示負責。並且,還要將分數及時訂記在試卷總分欄上。
每道大題都要複查並簽名。整本試卷全部大題評改好後,一定要有複查人再將全本複查一遍。最後,在卷麵總分時還要檢查過分時是否準確無誤。總分要經過總兩次準確無誤之後,才算是評改好的試卷的“成品”。
經過上午“試評”後,我們評卷小組“試評”工作就算熟悉過關了。
到了十一點鍾時,數學評卷組長徐建臣校長當眾宣布下班。我這個第九大題的題組長,就迅速將試卷依次準確無誤地放進試卷袋裏,做到試卷號跟袋號必須一致。因為還不是改好的“成品”,我用繩子紮好下午繼續閱評。
到了下午二點鍾時候,我們按時來到評卷工作室埋頭開始緊張閱卷。到了下午五點半鍾,又按時下班回去吃晚飯。晚上是自由活動時間,就不用加班了。因此,每天工作時間隻是七個小時。
經過了三天緊張的評卷工作,到了第三天下午五點鍾,各個科目都順利按計劃完成了高考曆史上,第一次預考的評卷工作。
此時,負責財務的工作人員分別到各科評卷室,讓每個評卷人員簽字後,馬上發放這三天評卷的“辛苦錢”。記得,每天5元,3天共15元。至於後麵登分、總分和劃分數線等工作,又是由另外的一批人馬去完成了。
要知道,我是頭一次參加縣的評卷工作的。前幾年,我沒有機會參加地區高考試卷的閱卷工作。就是今後預考後集中縣城高考,試卷一律在省城評閱,我也沒有機會參加過,心裏感到有的遺憾。
但通過這次預考評卷,使我增長了對升學考試評卷工作的嚴謹和有序,且環環相扣的認識。從中知道,這種規範、科學的閱卷方法,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考生該得的分數要得到,不該得到的分數一分一厘也不能得到。
因為,這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機製,來不得絲毫半點的差錯。
當然,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今天的高考,已經進到信息化時代,報名、考試、評卷和錄取等一係列繁雜工作,全部都采用電腦了。它比之以往,不知要先進和科學得多少倍了。對於這些,我們都快成為“科盲”。
在此,我就不再多說了……
正是:
首次評閱預考卷,公平定出錄取線;
遵守規則認真改,準確無誤最關鍵。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