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綜合訓練練關鍵(3 / 3)

記得,在我的印象中,我大禮堂補習班中這些期末考試總分高分的學生便是,閆芳永,王冰,蔡偉,劉敦玉,賓鋒,鄭博雄,譚偉,李宏柳,周永明,龐祖耀,林博蘭,謝英,高旺英,龐誌娟,唐小群,趙令石等。

當然,其中他們的期末考試的總分成績,是否都是貨真價實的成績,而其中沒含有一定的水份,那我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為了在綜合複習階段的總複習訓練中,能夠達到“多練”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我已經千方百計準備好了兩個星期內,練習三份綜合訓練題。這三份綜合訓練題不僅要求要訓練好,而且還得要在兩個星期內將它高質量評講完。

為此,我每套綜合訓練題在練習完了以後,就會馬上將已經同步印好了的詳細解答,一起發到學生人手一份,及時讓學生在練習之後,就能馬上閱看。這種趁熱打鐵的做法效果很好,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

我們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初步解決好為什麼會做錯了的原因,從而保證在講評中,隻要重點地講解好在評卷中,發現少數學生當中做得好的解法,又能講評中,解決好評講時間不多的矛盾。

因此,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得到多數學生的歡迎和點讚。特別從頭兩個星期的綜合測試階段的訓練效果來看,學生大都比較滿意。

要知道,我對於試題的評講上,是花了一番苦心的。不僅堅持要“縱橫交錯”地評講和引伸,還千方百計地回歸到不會解決問題上去找原因。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歸根到底都是基礎知識還未真正過關,還未十分熟練後造成的。

我一貫認為,學習數學有關於“數的概念,定義,定理,公式”,必須要達到滾瓜爛熟的地步以後,才能夠在解題過程中真正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為此,對於學生還得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因此,我曾經舉行過有史以來破天荒的“百題基礎知識測試”。就是從數學常常用到的知識中,精心選擇出100條純粹是定義,概念,定理,公式等問題,讓學生在一個小時內完卷。

最後的結果,60分以上者,還不到100人。真正能夠得到80分以上者,竟然不到20人。其中,這20人中,大部分還是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居多。

綜合訓練的評講中,每套綜合訓練題的設計和編排過程,我都有所側重的。有時候是側重於解幾;有時候是側重於三角;有時候是側重於立幾結合平幾;有時候結合於代數中的數列等。

這樣,在練習後的評講中,又順利地引進數學中的一些專題講座中去。

記得,我曾經編寫過下麵幾個專題輔導課:

專題1排列組合、數學歸納法、二項式定理;

專題2複數、代數式、代數方程、不等式;

專題3函數與微分;

專題4數列與極限;

專題5三角函數;

專題6三角式恒等變換;

專題7直線和圓;

專題8二次曲線;

專題9極坐標與參數方程;

專題10平麵幾何與解三角形;

專題11立體幾何;

專題12曲線與方程;

要知道,這些專題,我是參考了湖北暨武漢市數學學會主編的《中學數學報》增刊為藍本編輯而成。

編輯好後,在我大禮堂補習班中初步使用。但到後麵幾屆補習班,我都在使用中不斷完善,充實和補充。發現效果還是不錯的。

正是:

應屆補習兩群體,綜合訓練有差異;

細致評講抓基礎,滾瓜爛熟有道理。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