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希望上考場
光陰荏苒,日月蹉跎。轉眼之間,又到了1981年的7月份。
記得,此時,我所帶的大禮堂補習班的學生,已經上了高考預考線的就有162人。其中,有十多位是報考技工學校的,他們的入學考試與高考時間相同,考場設在博白鎮中學,是由勞動局主持招生的。
在高考預考時那些未上預考線的學生,已經在七月份前,就按照學校領導的要求,返回家裏去了。
此時,經過了高考預考以後,所有上了預考線的考生,已經全部辦理好了一切高考的報名手續,正在專心致誌地投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但凡是每年高考到了臨上考場的前幾天,學校就會有意識讓考生適當放鬆休息,養精蓄銳,並放寬心態地適當學習一下,多些休息。
另外,各個科任老師,也根據本科的特點,采取畫龍點睛的方法,重點去根據外來的信息,多方麵指導學生複習一些重點熱點問題。而教育學生在學習上不必要過多做一些過於繁難的題目,以免造傷自己的自信心。
此時,不少文科的老師,就有意識地指導和教育學生,應該輕鬆地背熟記好一些文科科目,如政治等學科的一些重點類型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顧此失彼。
對於所教數學,我反複多次強調,要記住常用數學公式,定義和定理。再回顧所練過題目中,特別是錯誤之處,以免重蹈覆轍。
所謂“調好心態”,是考前讓學生有自信心。我常叮囑學生,要相信一年複習,是有長進的。相信自己,隻要正常發揮,考出自己水平,就問心無愧了。
至於高考上線與否,不多想它,反正自己都盡力了,也問心無愧地對得起父母親人了。
因此,在七月份就跟學生上過一堂班會課,所講的話題大都是上麵所提到過的問題。這種戰前思想工作能否做到家,是學生能否在考場上正常發揮,有很大關係的。
要知道,班主任的工作比之任何時候都繁忙,我一有空都會到教室去,到學生宿舍去,多與他們接觸,多跟他們交談,防止學生會出現意想不到問題。
因此,日常生活、學習、思想,都要全麵關心他們。要讓每個學生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健健康康走上考場,是班主任不可推卸和責無旁貸的職責。
總之,在高考最為關鍵的骨節眼上,班主任就要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再出問題。
有詩歎曰:
滿懷希望上考場,調好心態信心強;
全麵關心多指點,責無旁貸敢擔當。
1981年7月7日,對於參加過高考的人們,也許,將是他終生難忘的日子;也許,從這一天起,將會完全改變一生前途和命運;也許,從這一天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成為他一生的信念和決心。
而作為一個當年曆史見證人的我,也曾經為了他們的成才,而廢寢忘餐、不辭辛勞地關懷和愛護著他們。當我高興又安全地送他們進入了高考考場的瞬間,心裏才舒坦和輕鬆了一些。
頓時之間,我從內心裏在默默無言地在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能夠馬到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和抱負,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去……
記得,學校領導對於我們畢業班和補習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也已經算是盡量表達一點關心之舉了。就是在三天高考期間,學校免費慷慨解囊為我們開早、中、晚的三餐夥食。
因此,學校領導和全部指導高考的老師,都能夠永遠在一起,相互通氣鼓勁,一塊研究問題,作出周密可行的對策。
也許,這是我們學校領導,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創舉。其實,也是在當時物質條件匱乏的情況下,學校領導對這些第一線的領軍人物的一種關愛的最好表示。印象中,從一日三餐的花樣品種,是比平時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