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ú?????¨2??(3 / 3)

生前,祖父曾有一個良好的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人丁興旺,枝繁葉茂,瓜瓞綿長。

如何才能實現他這一心願呢?於是,他便親自利用善長‘看地、看風水’這個‘一技之長’,為自己的百年歸壽‘點生機’。

鬆旺鎮下珠龍村是東平新村王氏大業場。這裏海撥高,山嶺多。“成形地”的山巒出了名。

按我王氏族規,凡新村祠華林公後裔均可在此選擇風水寶地。為此,祖父是華林祖裔孫,當然就名正言順的為自己‘點生機’了。

我不在此評論先輩們此舉有無科學性。但是,這些都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已經有長達幾千年的文明曆史了。

它開始於遠古年代,且每個皇朝的皇帝都是生前便為自己選好墓地,建好寐宮。主要目的是要使自己的王朝世代相傳,永不滅亡。

因此,中華民族的子孫們也曆來如此,絕不是僅僅王氏宗族所為。

正是:

七世理事心地公,耀祖光宗好傳統;

撫育兒孫有出息,弘揚兩晉好家風。

先祖安息在珠龍

聽大人們後來談論中知道,祖父是1947年去世的,享年76歲。

在我的兒時的記憶中,祖父去世後做了七天七夜“道場”(‘做齋’),又稱“族葬”。這在當年來說,是辦喪事中最為隆重的典範之一了。

我記得,在送殯那天早上,同八世的秧地洞、早禾坪、介邊坑等村和族中有名望者全都來參加,排成一百多米長長的送殯隊伍。

在我印象中,一直送到過了山塘口村上那座石橋後,方才返回。吃飯時,屋子內、禾場和草坪四處全擺滿了桌子,十分熱鬧。可見,這個葬禮在當年族上的規格來說,是相當高的了。

祖父的墓地,是座落在鬆山鎮珠龍村對麵一座叫鷂婆頭的高山腰上。

聽村上老人說,他的棺槨由十六位‘大力佬’輪番地抬了一天。所經過的地方,幾乎全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

當時,祖父仙逝時,父親還在廣州,沒能及時回來處理祖父後事。於是,一切後事全部由嶺崗排九姑爺和五叔他們一手操辦。此喪事的工作量相當大。

送殯時,五叔留在家裏,送殯事宜全由九姑爺一人前往辦理。當祖父的棺槨抬杠到新村祠堂時,祠堂又用豬羊攔路“奠祭”一番。整整走了一天,行程五十多華裏,一直到了下午太陽快下山時,才抬到鷂婆頭的山腳下。

珠龍村也是王姓,他們是八世祖王世瓤的兄弟,是從山湖留村遷來這裏定居後衍繁起來的,同是我們的兄弟叔侄。

那天,天色雖然快要將黑,全村男女老幼先後分成兩個批次,前後相距不足兩百米遠,全都出村邊攔路進行了兩趟“奠祭”。

這一路上的三趟攔路進行“奠祭”,不但不收取“奠祭”物品,還“打發”了一定數量的銀兩以報答給他們……

祭後,便點亮燈火,又再連夜抬棺槨上山埋葬。

聽說在路途中,由於山崎路窄,十六位“大力佬”便隻好用肩膀,扛頂著祖父的棺槨,直到墓穴地上埋葬……

嶺崗排九姑爺,他是隨同前往的唯一的一個親人。

當天墓葬結束後,他又隨同那些“大力佬”一起,星夜趕回來,回到家時已經是午夜一點多鍾了。從而可見,當年祖父墓葬的工程量之宏大了……

後來,我們去掃墓時發現,那鷂婆頭山高又陡,海撥約四五百米。滿山遍野生長著各種常年鬱鬱蔥蔥的鬆木、雜樹。到了半山腰時,再往上麵走去,全是青草,十分美麗、壯觀……

每當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的重陽季節,從山頂上遙望南方,就能可以隱隱約約地看見遠方的北海城和那洶湧澎湃的汪洋大海。

這塊墓地是祖父生前多次爬上這座高山,用“羅庚”細心反複推敲多次,最後選中的。據傳說,這是一塊少有的“風水寶地”。後來,有幾個王姓和朱氏的也葬在祖父墓地旁邊,相距甚近。顯而易見,明明是以圖撈點“風水”。

祖父生前有話,在他“百年歸壽”後,必須葬他於此地,切莫不要懼怕山高路遠。

我們王家後來能出許多大學生,旁人都說就是因為這塊“風水寶地”好的原因。故每年清明或重陽時節,大家都去為他掃墓祭祀,以求先祖保佑。

但是,在解放後的二十多年來,卻很少給祖父掃墓。特別是,在‘文革’動亂那十年。當年,清明掃墓被看成是“四舊”、是封建迷信。因此,從那時起就誰也沒有敢去掃過墓了。那會像大平盛世的今天,國家明文把清明節規定為法定假日,連續放假三天,讓人們回去掃墓,以緬懷和紀念祖先。

一直到了1976年清明節時,四哥、大侄子王豪他們才第一次去給祖父掃墓。還是得於通過當地的一個叫其痕哥的叔侄指點,才順利地找到了祖父的墓地哩。又到了1980年,三哥等再次去掃墓。

由於山高林密,他們對祖父墓地的具體位置已不詳,找了老半天都找不到。因為,知道墓地位置的四哥有事,大侄子王豪又正在讀大學,去不了。

最後,找來找去找了一個像墳堆樣的土堆,就誤認為是祖父的墓地便動手整修。忙了好一陣,搞得精疲力倦後,才擺好供品,點香燒紙,祭祀起來。

到了1982年清明節時,五叔、南哥就親自帶領大家一塊去。並在珠龍村上找了個年紀大一點的人一同去尋找。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祖父的真正墓地。

“啊,上次我們拜的是一個舊土堆,並非是祖父墓,拜錯了,笑話!”

三哥說完,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來。但是,個個都笑得是那麼開心……

要是先祖們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也決不會笑話怪責這幫後輩裔孫們的……

正是:

清明時節霧蒙蒙,先祖安息在珠龍;

裔孫雙跪墓前祭,奠杯美酒緬諸公。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