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返回九真郡後,心裏介於有滋味,和沒有滋味之間。
舊南越保持著原來的局麵,齊冠洲多年來的耕耘布局,也不能輕易打破,一旦打破,所耗費的錢糧也不在少數。
打破容易,重新恢複就很難了。
秦廣魯派出哨騎,在南海一帶多方打探,餘孽倒是沒有發現,不過南海的島嶼之上,貌似還生活著一部分人群,裝備精良與否暫不清楚,可也有一戰之力。
黃明和張秀山,吳長峰等人,開始巡遊南越九郡,加強集權,雖如此,可也是杯水車薪,因為齊冠洲在舊南越的根基太深厚了,想要徹底拔出,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秦大夫隻能暫時在九真郡主持大局。
元正來了,秦大夫沒有輕鬆多少,元正離開,秦大夫也不會困難多少。
似乎元正來與不來,都對秦大夫沒有多大的影響,隻是對齊冠洲有些影響。
內府裏,元正將戚永年來了的事情大概了一遍,秦大夫饒有興致的問道:“十二個人,還都是稷下學宮的高徒,靈州蒼雲城之憂可解。”
元正道:“夏季要來了,我們暫時無戰事,招兵買馬一事,你是如何看待的?”
秦大夫道:“招兵買馬一事,不是多大的問題,南越的糧倉府庫,還是很充盈的。”
“徐徐進展就好,發展舊南越本地的人才,卻有些難。”
“其實尋常百姓裏,有不少才華橫溢之人,不願意投靠齊冠洲,這些年來,寧願明珠蒙塵,若能得到這樣的一批人,對我們來是巨大的裨益。”
“此事需要一個契機,至於武將一事,在野的武將,數量繁多,有質量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以我之見,不妨將武道修為象境往上的人,聚攏一批來。”
“以後衝鋒陷陣,也能有一個不錯的開頭。”
“五絕堂裏的高手沒有多少,在野的高手,的確有,可那樣的人,想要徹底的歸順於我們,我們需要一個拿得出手的籌碼。”
武道高手,所需要的無非就是神兵利器,以及功法秘籍,亦或是高人指點。
單方麵聚集武道高手,這並非很難的事情,可若是想要招攬懂得領兵作戰,武道修為不低的人才,那就很難了。
這樣的人,在當下而言,到處都有人搶著要,錦衣玉帶,豐衣足食,不成問題。
元正道:“我意,在南越大地,設立科舉一事。”
“到時候量才度能。”
“讀書人經過重重考核之後,根據情況安排官職。”
“武將也是如此。”
“讀書人這裏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大多數讀書人,對於政治,都一知半解,稍加指點,便可上道而行,畢竟南越就這麼大的地方。”
“武夫的科舉,選拔出一個武狀元出來容易,想要一個德才兼備的武狀元出來很難。”
“以我之見,讓黃明來監考武夫科舉一事,至於士子科舉一事,咱們這裏真正的文人沒有多少,鍾南雖然可以,但鍾南顯然沒有那樣的時間。”
秦大夫反問道:“你來過目士子的考卷,不也可以嗎?”
元正道:“實話實,我才詩詞歌賦這些事情懂得不多,學問義理上,也難以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