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許夫人同時懷孕,又同一天產子,李嬌生了一位千金,而李媚則生了一位公子。李嬌之後幾年又連生三子,李媚卻再無生育。
劉媽說,還是先開花,後結果,才會果實累累。若是一開頭便結了果,以後就難再有了。李氏姐妹聽了隻是好笑,無話可說。姐妹倆共侍一夫,一直相處和睦,並無半點猜忌妄疑。所生子女,全部教他們拜稱先前的許馮氏為母親,對她們姐妹隻稱“娘”。
盧語珠被發配北疆,得了牡丹郡主關照,一路上押解官兵並未難為她,專門給了她一輛馬車乘坐。盧語珠不改舊習,自己得了好處,對庶母與弟弟毫不關顧。庶母捱不過寒冷,加之病痛,死在半路。弟弟恨語珠無情,從此與她恩斷情絕。
到了北疆後,死也不肯與語珠同在一處,寧可前往更苦寒更荒涼的地方,最終與盧語珠兩相遺忘,死不見麵。牡丹後來遇到林平川,又托他致信北疆武林友人,照顧盧語珠。盧語珠與她母親莫名其妙地被人以重金贖出,安置在小鎮上開了家客棧為生。
為謀生計,她不得不親力親為,做些體力活兒,卻因此漸漸地肢體強壯起來,不再發病。母親馬氏去世後,她沒有了依靠,下嫁給一直在她家客棧幫工的店小二,幾年下來,生得五六個兒女,每日操勞家務,撫養孩兒,瑣碎雜亂的平民生活,將她磨礪得溫順服帖,再無半點舊日宰相小姐的驕橫氣勢。
安慶王與牡丹在江南湖州,和和美美地過著小日子,甜蜜幸福。牡丹即使做了母親,相夫教子之餘,仍然不改少女心性,會玩愛鬧,精靈調皮。她聰慧睿智,打理王府內務事十分輕鬆,並不要安慶王擔心。
閑時在王府內調教歌伎舞姬,自己譜曲配樂,演練出仙樂般美妙的樂曲,自娛自樂,卻每每把安慶王迷得神魂癲倒,醉心於她的輕歌曼舞,琴樂弦音。
他們生了一女二男,長女李菁,二兒是雙生子,李靖和李翊。一家人幸福而美滿地生活著,一直到李菁滿七歲,李靖李翊五歲那年,皇上一場大病,打破了安慶王府的美滿。
皇上娶不成牡丹,也不再封皇後。宮中年年添新人,各宮各院的妃嬪卻不見有喜訊,自吳妃生了小公主後,再沒有哪位妃嬪懷上龍種了。
皇上心灰意冷,也懶得去寵幸妃嬪們,隻專要劉貴妃侍寢,此後劉貴妃便成了宮中最為尊貴的皇妃。沒有皇後,六宮隻看劉貴妃的號令。
盛夏的夜晚,皇上貪涼,在殿外玉階上站久了一些,承了夜露,受寒病倒了。連日昏睡不醒,吃了藥也不管用,太醫成群結隊守候在寢宮外,一籌莫展。
郭公公見勢不妙:皇上尚無子嗣,沒有太子承接皇位,萬一皇上有個三長兩短,朝堂豈不是要亂了?
急忙找來李宰相商議,李宰相也早為這件事日夜憂慮,與幾位大臣守候在皇上龍床邊,憂心忡忡。
好在皇上三天後醒了過來,疲軟地躺靠在枕上,想是自己也知道病體難愈,垂淚問計於李宰相:
“朕隻怕命不長矣,至今沒有太子,如何是好?”
李宰相安慰他:“皇上福壽與天齊,怎可說出此話來?”
皇上苦笑:“朕有自知之明。”
過了一會,又問道:“眾愛卿可為我斟酌:諸王子嗣中,有誰可擔當太子之位?”
無人敢應答,皇上雖身染疾病,誰能擔保他數日後不會痊愈?立太子事關重大,非不得已,不可輕易開口。
皇上閉著眼等了許久,見無人開言。便說道:“眾位愛卿但說無妨,朕自知命中無子,無須再忌諱!”
兵部尚書秦準上前一步,奏道:“啟稟皇上:若要在諸王子嗣中尋太子,臣看安慶王之子最合適!”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