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情報官將最新的情報交給阿蘇爾,阿蘇爾看過之後眉頭一皺,轉身走出了情報官署,前往政事廳,馬庫斯正在巨大的沙盤上布置戰鬥任務。

馬庫斯這次不得不痛苦的承認,他要開始他有史以來第一次艱苦的戰鬥,因為他的對手是烏瑞納斯。

雖然馬尼斯認為,對方所帶領的不過是守備部隊,戰鬥力有限,但是馬庫斯清楚的知道,隻有二流的將軍,何來二流的部隊。

接下來是恐怕是一場硬仗。

阿蘇爾將情報遞交給馬庫斯,馬庫斯看了之後輕蔑的撇了一下嘴,戰場上打不贏,怎麼談都是沒用的,尼祿這麼做,隻會導致安東尼進兵加速。

馬尼斯此刻已經是軍團長了,率領著尼德蘭軍團在修建工事,準備和來敵進行死鬥。

馬尼斯接過簡報,上麵寫著,日耳曼聯盟內部產生分歧,尼祿被迫派出使者,希望和羅馬方麵進行和談。

馬尼斯一愣,不解道,剛剛戰敗就發起和談,尼祿怎麼這麼愚蠢,這除了打擊士氣以外,還能做到什麼?

馬庫斯沉吟了一會兒,摸了摸下巴,冷靜的思考起來,尼祿不是傻瓜,這個世界上沒有傻瓜,隻有利益下的妥協。

導致尼祿這麼做的原因,第一是因為聯盟內部不穩,北方聯盟開始出現分化,再有,三個月的戰事導致尼祿精銳盡失,現在,他的權威嚴重受到挑戰。

馬庫斯轉來轉去,百思不得其解,這些自己能想到,那麼安東尼也能想到,自己如果是安東尼,自己一定趁勢積極進兵,尤其是現在軍團戰鬥力形成,後勤也流暢源源不斷的支持前線。

不對,馬庫斯腦子中好像忽略了什麼,是什麼呢,馬庫斯大為撓頭。

正在這時候,瓦魯斯攜著一身血光走了進來。

烏瑞納斯早就進入尼德蘭了,不過他沒有貿然進兵,得知前線打得非常順利之後,烏瑞納斯就開始紮營,將營地紮在北方尼德蘭地區,這裏地勢高,不受海潮雨水控製,而且丘陵起伏,森林少,草原多,非常適合兵力展開。

打仗最忌諱悶打,所以瓦魯斯作為騎兵將軍,一開始就選擇試探性突襲烏瑞納斯的軍團。

騎兵借助馬力,運用重型標槍射殺敵人,幾乎是輕易的就破開了敵人隊伍,按照對陣維京人和日耳曼人的習慣,這時候敵人一般會各自為戰,隻要騎兵跑起來,繼續衝擊,接下來就剩下用馬刀砍殺敵人了。

可是,這些看似矮小的多的敵人並未嚎叫著反擊,反而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人開始接陣,結成三角陣或者圓陣,並且相互保持距離,並未急著紮堆,借助巨大的方盾相互連接,阻擋騎兵,用梭鏢和標槍進行格殺。

騎兵衝殺幾次都無功而返,隻好撤退。

恰在這時候,敵人開始動作,重步兵接陣挺進,好像一塊鋼板,而從陣型寬敞的過道中走出大量的輕兵,他們用輕標槍和投石器進行遠距離的打擊。

騎兵隻要反擊,就會麵臨敵人的重步兵,如果想兩翼包抄,又會麵對敵人的騎兵阻撓,一時間無從下手。

瓦魯斯最後決定撤退。

此刻他一身血光,氣勢洶洶,但是神態有些衰敗,畢竟騎兵一直來順風順水,而且馬庫斯一直提倡大騎兵計劃,騎兵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但是這次作戰卻掣肘重重,這不是一場戰敗,而是說騎兵這兵種未來還是無法克製羅馬步兵。

馬庫斯倒是沒怎麼上心,隻是安慰瓦魯斯一番什麼打仗麼,難免勝敗之類的沒有營養的話。

但是,心裏卻再次開始想自己的騎兵策略問題,這時候的騎兵馬鞍還沒有出現,就算出現,東西方因為環境問題,騎兵的走向和使用也有求同存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