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比如歐洲,多山地丘陵,森林覆蓋高,那麼騎兵對騎射要求可能就不大,又因為作戰半徑往往小,所以騎兵肯定朝著衝擊力方向發展。

馬鞍馬鐙早晚出現,就算自己不搞,那些匈奴人,阿蘭人,斯基泰人也會將這些東西從東方帶來。

現在的問題是,就算是騎兵,在西歐的環境下,這如何使用的問題。

馬庫斯歎息一聲,騎兵耗費巨大,沒有大一統的國家和發達的農牧區實在難以養活,很長時間內,恐怕自己要麵對的還是森嚴的羅馬方陣和羅馬重步兵。

突然,馬庫斯腦子一動,好像在黑暗中抓住了一點亮點,這個亮點是什麼,跟騎兵有關,但是又好像鏡花水月,有些模糊不清。

馬庫斯敢肯定,這些都很重要,但是就是缺乏串起來的想法,開始煩躁的在地上走來走去,惡狠狠的拍自己的額頭,希望能打清楚一些。

馬尼斯看著煩躁的馬庫斯,倒是沒法勸說,畢竟,他和瓦魯斯是同僚,一個犯錯,另一個勸說很不合適,隻能眼睜睜看馬庫斯發脾氣。

突然,馬庫斯大吼一聲,猛地一跺腳,我知道了,這次恐怕安東尼休矣!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萊茵地區,羅馬軍團已經開始展現他們可怕的力量,這個戰爭機器一旦開始運轉,就源源不斷的前行,好像一輛坦克一樣,將一些反抗勢力碾過。

戰事開始出現逆轉,羅馬軍團不但四處出擊,而且協同作戰,很是打了幾場漂亮的殲滅戰。

其中第七軍團再創佳績,當傳出日耳曼人派遣使者前來求和之後,軍團長布魯圖斯決定給日耳曼人添點火,他居然采取了伏擊的形式,一舉重裝日耳曼北風軍團,打得對方大敗,斬首千餘。

這再次讓戰爭出現變動,以往擅長伏擊的都是蠻族,但是現在羅馬開始展現他們的戰爭技巧,這說明,羅馬已經越打越順手了,從客場作戰變反客為主了。

羅馬人驕傲的告訴日耳曼人,並非羅馬不會伏擊,細數羅馬曆史上的大勝,伏擊的不在少數,隻是軍製裏對伏擊很是限製,提出伏擊容易被反包圍,所以並不提倡這種冒險,並且伏擊一般造成傷亡較大,羅馬軍團主要喜歡殺傷敵人,保留實力,所以不怎麼喜歡使用。

但是,一旦開始使用,就讓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戰爭技巧。

整個戰線上的軍團都活動起來,四麵出擊,日耳曼人猶如狂風中的破屋,苦苦支撐。

整個羅馬軍團都沸騰了起來,安東尼再次給添了一把火,他要求日耳曼來使從轅門下走過。

所謂轅門是一種侮辱,曆史上,曾經讓羅馬兩萬士兵鑽轅門,一千人不堪屈辱當場自殺。

古人的思想單純,恥辱感極強,這也是為什麼羅馬軍隊地位高的原因,因為勇武,因為尊嚴!

日耳曼人是什麼人?那是曆史上德國人的先祖,他們孔武有力,英勇善戰,雖然嚴肅刻板,但是卻有著浪漫的思想和文化,這是一個處處透露出驕傲的民族,你讓他鑽轅門,還不如直接說不!

日耳曼使節也很決然,主使節自刎在轅門之前,副使挖出主使的心髒,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這是日耳曼人最可怕的詛咒,也是血祭,這意味著整個民族受到了屈辱,那麼,結果就是不死不休!

安東尼和參謀官們猖狂的大笑中,頂著烈日,日耳曼副使懷揣著兄弟的心髒,滿眼怒火,沉默不語。

他們的責任盡到了,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局罷了,現在,真正的戲肉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