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激戰中的抉擇(1 / 2)

羅馬尤利烏斯家族的領袖弗拉維斯帶轉馬頭向愛子維比烏斯走去,今天他帶領的這一支軍隊是整個尤利烏斯家族唯一的野戰部隊,這支精銳是由四隊青年軍、一隊弓箭手、一隊投槍兵以及兩支將軍衛隊騎兵組成,是尤利烏斯家族的中堅力量。

弗拉維斯對維比烏斯說:“讓步兵從正麵進攻,我們帶著重騎兵繞到村莊右側,待步兵與敵人纏鬥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從右側進村,衝擊敵人的後背。”

維比烏斯讚同的點了點頭。

當兩隊羅馬重騎兵遠離大部隊向村子右側運動時,羅馬那些訓練有素的步兵們列好陣形,一步一步穩穩地向村子*近。

村中的七百多叛軍隻注意到了正麵的羅馬步兵,守將卡普爾努斯馬上命令強征來的兩隊還沒經過訓練的農民兵去扼住村口的道路,而他自己則帶著兩百多步兵守在中心廣場。

羅馬的四隊青年軍很快就來到了村口,他們盯著麵前那近五百多敵人雜亂無序地向自己衝過來感到很不能理解。

“隊長!叛軍連個隊形都沒有,哪有這樣打仗的?”一位不解於叛軍亂哄哄隊形的羅馬青年軍士兵忍不住問身邊的隊長。

那個頭戴橫向紅鬃的百夫長也不理解,因為他也是第一次上戰場,對於士兵的提問,他隻是搖了搖同樣不解的頭。

五百多農民手中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呐喊著向羅馬軍隊衝了過來,那些震天撼地的叫喊聲看似在向敵人示威,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壯膽。

看著叛軍越來越近,四個青年軍的百夫長幾乎同時大聲命令道:“標槍準備!”

隨著他們的一聲喊,所有青年軍士兵都將隨身攜帶的標槍提走,緊緊地握在手中,眼中盯著自己的目標,隨時等待投放的命令。

恰在此時,他們的身後響起了陣陣吱吱聲,隨即一陣淩厲的利器破空之聲從六百多名青年軍的頭上飛過,這些年青的羅馬人驚喜地看到上百枝鋒利的羽箭,裹挾著索命的尖嘯聲向著叛軍迎麵飛去。

隨著陣陣皮肉被撕裂的沉悶聲音,叛軍人群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隻一瞬間,就有幾十人噴灑著熱血倒在了箭雨之中,大部分的農民被真實的鮮血震撼,嚇得止住了腳步,隻有七、八十個人仍然勇敢的向前衝鋒,但當他們看清青年軍手中那寒光閃閃的標槍時,僅有的一點膽量瞬間轉化成了極不甘心的絕望。

六百四十根極具殺傷力的標槍織成了一張比箭雨更加可怕的索命之網,被這張大網罩住的四、五十個叛軍幾乎全部被紮成了刺蝟。目睹標槍雨威力的叛軍已經動搖,轉身就跑,這缺少訓練的叛軍把手中拿著的武器和盾牌麵向了自己人,卻錯誤的把脆弱的後背留給了渴望殺戮的羅馬人。

羅馬人的標槍和箭矢不失時機的湧向不斷倒下的叛軍,他們要抓住敵人的失誤,並極盡所能地把他們的錯誤放大。

叛軍的兩隊農民隊徹底垮了,他們甚至都沒有向羅馬人砍出一刀、刺出一槍,就已經死傷大半了。

望著一確即潰的農民軍,卡普爾努斯隻好無奈地帶著手下的步兵衝了上去。雖然同樣吃了不少羅馬人的標槍和箭矢,但最終還算隊形整齊的衝入了羅馬青年軍的陣列中,雙方立刻就混戰在了一起,開始了殘酷的白刃戰。

戰鬥中,羅馬人占盡了便宜,他們不但裝備比叛軍好,而且人數更是叛軍的數倍多,再加上時不時的有弓箭手放出的冷箭,戰鬥很快就呈現出了一邊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