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和關愛,莫要習以為常,甚至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知道,金錢、事業失去了可以從頭再來,情感卻無法重來,尤其是那些來不及回報的情感……
特別的當品
作者:秦嗣林;推薦者:劉納
我經營著一家當鋪,多年來接待過很多奇特的客人,接收過很多珍貴的當品。
若問我其中最特別、最讓人記憶深刻的當品,卻一定是那筆放在餅幹盒裏的錢……
那天清晨,我照例出門運動、遛狗,七點多回到當鋪。當時天剛微亮,我掏出鑰匙,正準備開門,突然覺得手上的狗鏈一緊,我的狗發出陣陣低吠聲。
我頓時警覺起來,掃視一圈,發現柱子後麵有個人影。我便高聲喝問:“你要幹嗎?”
人影畏畏縮縮地現身,是一個瘦削的中年男子,他怯生生地回我話:“老板,我不是壞人,我是來當東西的。”
原來是趕早來典當東西的客人。
我看他的樣子、聽他說話的音調也不像是個惡人,於是鬆了口氣,邊開門邊招呼:“你不要躲在那邊嘛!請進,請進!”
我把他迎到鋪子裏,對方自稱姓陳。
我開門見山地問他:“陳先生,想當什麼?”
陳先生便從懷裏掏出一個鐵製的餅幹盒,打開鐵蓋,裏麵放著一個手提包,拉開手提包拉鏈,裏頭居然是一遝遝的現鈔。
我以為自己剛剛聽錯了,誤聽成陳先生是來典當東西的,其實他是來贖當的,因此趕緊改口說:“陳先生,原來你要贖東西啊?麻煩你把當票一起給我。”
但陳先生卻搖了搖頭,肯定地說:“老板,我不是贖當,而是來典當的。”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我沒看到任何可以當的東西啊!難道要當餅幹盒?於是我又問他:“那你要當什麼?”
陳先生指了指餅幹盒說:“我要當這包錢。”
這可有點意思,我開當鋪這麼久,客人帶著各種寶貝上門,無非是為了換錢。這是頭一次,客人帶著“錢”來當錢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隻好問他:“你都有這麼多錢了,為什麼不直接用掉呢?”
陳先生一臉尷尬地搓著手,支支吾吾地說:“這、這個……總之這筆錢不能用啦!”
我聽了更加一頭霧水了:“不能用?難道這些錢是假鈔嗎?如果是假鈔,你趕緊拿走,我絕對不能收。”
陳先生被我逼急了,忙解釋:“不是假鈔啦!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你講,但是這筆錢我真的不能花掉。”
我繼續追問:“如果是真鈔為什麼不能用?錢就是錢啊!”
沒想到我這樣說竟逼出了他的眼淚,他萬分為難地說:“因為這是……這是我外婆給我的手尾錢。”
“手尾錢”是我們這裏特有的風俗習慣,如果老人家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會像過年包壓歲錢一樣,發給每個晚輩一筆數額不大的錢,除了留給晚輩當紀念,還有祝福他們財源滾滾、福澤綿綿的意思。這筆錢就被稱為手尾錢。
我聽說陳先生竟要典當手尾錢,不禁有點好奇起來,這背後究竟藏著一段怎樣的故事。我示意陳先生繼續往下說。
陳先生含著淚水,幽幽地道出了塵封已久的往事。
陳先生的外婆來自一個望族,她年輕時嫁入一戶門當戶對的人家,生活優渥、兒孫滿堂。在眾多兒孫中,外婆最寵愛陳先生。隻可惜陳先生從小不學無術,長大後竟沉迷賭博。為了賭博,陳先生將家中可以變賣的東西全換成了賭本。幾年賭下來,他隻落得個負債累累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