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就進入了87年,86年的葉飛是忙碌的,各種工作讓他很是忙碌,迪拜航展之後葉飛為了迎接布瓦洛一行又在大陸耗了進一個月,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葉飛總算是清閑了下來。不用每天都考慮公司的事情。基本上葉飛都已經安排好了,所以葉飛很安心的待在港島享受著他的大學生活。
87年的世界是紛亂不堪的,兩伊戰爭再次進入一個*期,因為從86年下半年開始伊朗采購的雷電開始交付,按說沒可能怎麼快就形成戰鬥力的可是伊朗不知道從哪裏知道華夏在訓練雷電的飛行員硬是塞了不少飛行員來華提前開始改飛,要知道伊朗的飛行員可是經過美國培訓出來的,不是華夏這些沒什麼經驗的飛行員可比的,這導致很多受訓的自認為自己能力很強的優秀飛行員發現自己和人家比實在是差很多,所以狠多人都看清了自己認真開始學習。這個意外的收獲倒是讓空軍有些欣喜。這些人已經受訓完畢返回伊朗甚至第一批飛機就是他們直接從華夏飛回去的,雷電的到來終於讓伊朗空軍擺脫了飛機零配件不足的困擾平平出擊,讓伊拉克空軍吃盡了苦頭。不僅如此,伊朗對霍爾木茲海峽的封鎖在雷電的助陣下讓海灣國家的油輪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世界原油價格開始穩步的上升。這樣的結果不論是海灣國家是世界主要原油進口國都不能接受的,可是華夏作為國常任理事國向那個國家出口武器那是自己的自由,不是誰能夠左右的。在兩伊戰場上獲得空中支援的伊朗軍隊又贏得了主動權,雖然沒有能力再次大舉攻入伊拉克境內也不至於被伊拉克全麵壓製。伊拉克雖然也從達索哪裏訂購了雷電可是因為訂單太多要等到87年下半年才能開始交付,而薩達姆總統向來不重視空軍,即使伊拉克接受了雷電要想形成戰鬥力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了。伊拉克還有經過敘利亞的石油管線可以直接從地中海出口石油可是嚴重依賴波斯灣海運的科威特對這樣的結果那是萬萬1不能接受的了,可是他自己沒有能力獨自對抗伊朗空軍,無奈之下科威特隻得向國際社會尋求幫助。可是有能力幫助科威特的國家卻是反應平平,美國倒是想管可是剛剛才平息了伊朗門事件裏根總統可不想再次和伊朗發升什麼關係。美國的冷淡讓其歐洲盟友都一致性的采取了回避態度,這樣的結果讓科威特政府很是失望,無奈之下科威特政府隻好求助於沙特。可是沙特的情況和科威特很相似,軍隊一項沒有什麼戰鬥力,雖然有很多從國外買來的裝備可是作戰能力實在是堪憂,最主要的是沙特的人都太有錢了不想為了其他人放棄自己的生命的。所以沙特的人很少有人願意從事飛行員這種高危行業。雖說這個工作的工資是很高的。所以沙特很缺飛行員的,就這樣兩伊戰爭的形勢被葉飛一腳踹偏到另一個方向,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反應讓國際原油價格瞬間突破前期高點衝上50美元的大關。葉飛在雷電交付給伊朗時就指揮這利嘉投資部進入了國際原油市場,葉飛相信隻要海灣國家或美國沒有其他的措施油價在兩伊戰爭沒有結束時那是不會下降的。不過葉飛也知道這個價格不會持續很久,因為原油價格涉及到美國對蘇的戰略,原油長時間保持高位對於美國的經濟是沒什麼好處的,因為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蘇聯就不是這樣的了它的石油儲量很多,蘇聯的經濟也非常依賴原油出口。原油長時間保持高位蘇聯的經濟就會有所緩解相反美國自己的經濟將會陷入危機。所以現在美國沒什麼表示不代表就一直沒有動作。惹急了美國的話說不定航母戰鬥群就要開進波斯灣了護航了,當然和伊朗開戰那是不可能額事情,因為美國的可戰之兵都駐紮在歐洲防衛蘇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裝甲軍團。就像在阿富汗一樣,美國隻是支持當地的反對勢力和武裝力量而不是自己直接和蘇聯對抗。不是因為美國沒能力和蘇聯對抗而是美國的重點那是歐洲,隻要不讓蘇聯在歐洲衝出來其他的事情美國都可以應付。美國的戰略可不是直接在戰場上和蘇聯硬磕而是用裝備競賽把蘇聯拖垮。因為美國人知道直接和蘇聯開展的後果就是引發核戰爭。
兩伊的戰爭和引發實在沒什麼關係,他關心的是雷電在戰場上的表現,不過到現在雷電還沒有遇上可以和它對抗的戰機,不論是伊拉克裝備的幻影F1還是其他海灣國家的飛機,要知道87年沙特的F15在以色列的幹擾下泡湯了,要不然的話沙特也不會在85年從英國購買狂風這種半吊子戰機了。就算是狂風在麵對雷電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優勢,這點葉飛還是有信心的。當然要是美國出動在海灣駐紮的F16和F15戰機的話那結果葉飛就不知道結果了。葉飛知道雷電還沒有到能夠和F16C/D這樣的真正的四代機抗衡的地步。要是雷電2的話葉飛還有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