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胎教與嬰兒喂養(3)(1 / 3)

講故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母親任意發揮,講隨意編的故事,最好始終是以胎兒為主人公的故事;另一種是讀故事書,最好是圖文並茂的兒童讀物。可選擇那些內容劇、的民間故事、童話故事等,故事中正麵形象的人物也可換成胎兒的名字,這樣更能進入故事氛圍之中,效果能更好些。較易引起恐懼和傷感,以及使人感到壓抑的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不宜選用。

講故事的母親應取一個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勢,精力要集中,吐字要清楚,聲音要和緩,既要避免尖聲尖氣地喊叫,又要防止平淡乏味地讀書,應以極大的興趣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的內容。除此之外,還可給胎兒朗讀一些輕陝活潑的童謠、詩歌、散文等等。

怎樣和胎兒做遊戲

孕婦和胎兒做遊戲,也是很好的胎教。孕婦和胎兒做遊戲主要是玩“踢肚遊戲”。懷孕5個月的孕婦,可開始與胎兒玩“踢肚遊戲”。

當胎兒開始踢媽媽的肚子時,孕婦要輕輕拍打被踢的部位,然後等待第二次踢肚子。一般在一兩分鍾後,胎兒會再踢,孕婦再輕輕拍幾下,然後停下來。待胎兒再次踢肚子時,孕婦可改換拍的部位,胎兒會向你改變的地方去踢,這說明胎兒已和媽媽在玩遊戲了。但必須注意改變的位置不要離胎兒一開始踢的部位太遠,否則胎兒轉動費力,遊戲就做不下去了。

這樣的遊戲每天進行兩次,每次可玩幾分鍾至十幾分鍾。據研究測定,經過這種胎教遊戲玩耍的胎兒生下來後,學站、學走路都會快些,手腳也比較靈敏,而且不愛啼哭,因為胎兒經過胎教遊戲得到了鍛煉。這種遊戲對胎兒的身體發育、腦發育都很有功效。

怎樣教胎兒識字

教腹內胎兒識字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胎教方法。雖然這種方法至今仍沒有被令人滿意的科學實驗所證明,但這種方法起碼對於集中孕婦精力是有幫助的,孕婦通過眼、耳、口、手等器官的刺激,專注、認真地觀察、學習和講解,對腹內的胎兒將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要製作一些卡片,把數字和一些筆畫簡單、容易記憶的字製成顏色鮮豔的卡片,卡片的底色與卡片上的字分別采用對比度鮮明的不同顏色,如黑和白、紅和綠等等。總之,應鮮豔醒目,使人一目了然。

訓練時母親應精力集中,全神貫注,兩眼平視卡片上的文字,一邊念,一邊用手沿著字的輪廓反複描畫。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定時進行,不斷重複,反複強化,切忌急躁,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有助於條件反射的形成,對胎兒十分有益。

怎樣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促使胎兒生長發育得更好。早在妊娠第7周,胎兒就開始了自主運動,但這時由於活動幅度很小,因此隻能借助B超才可以觀察到。

當胎兒發育到16~20周時活動能力大增,表現出多樣性,如吮吸手、握拳、伸腿、眯眼、吞咽,甚至轉身、翻跟頭等。運動使胎兒逐漸強大,這時母親也感到了胎動。

適時適當地對胎兒進行運動刺激,能激發胎兒運動的積極性,促進胎兒的身心發育。研究結果表明,胎兒活動的差異直接影響著他們出生後的活動能力。凡是在母體內受過運動訓練的胎兒出生後學會翻身、爬行、坐立、行走及跳躍等動作都明顯早於一般的孩子。

因此,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確實不失為一種積極有效的胎教手段。有些孕婦對進行胎兒運動訓練表示擔心,認為鍛煉會傷害到胎兒,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胎兒在4個月時胎盤已經很牢固了,胎兒此時在母體內具有較大的活動空間。

而且,環繞著胎兒的羊水對外來的作用力具有緩衝作用,可以保護胎兒。所以,母親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時並不會直接碰到胎兒,這一點孕婦可以放心。

胎兒的運動訓練可於懷孕3~4

個月時開始。訓練時孕婦應仰臥,全身盡量放鬆,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摩,然後用手指輕輕戳腹部的不同部位,並觀察胎兒的反應。開始時動作宜輕,時間宜短,幾周後,胎兒就逐漸地適應了這種訓練方法,能積極作出一些相應的反應。

這時,可稍微加大運動量,每次以5分鍾為宜。

到了妊娠第6個月以後,腹部已能觸摸到胎兒的頭部和肢體,從這時起就可以輕輕拍打腹部,並用雙手輕輕推動胎兒,幫助他在子宮內“散步”。此外,如能配合音樂和對話等方法同時進行,將會收到更為理想的效果。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要掌握好時機,一般說來,懷孕後3個月以內和臨近產期時都不宜進行。訓練的手法一定要輕柔,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即使在懷孕七八個月的訓練高峰時期,每次也不宜超過10分鍾,否則隻能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怎樣用美學影響胎兒

美育是母親與胎兒交流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營造胎教氛圍的必要手段。

胎教中的美育是通過母親對美的感受來實現的。具體來說,對胎兒的美育就是對胎兒進行音樂美、大自然美和形體美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