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遇上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為了腹內胎兒的健康,也應一笑置之。時時擁有一顆平靜愉快的心,過著充實舒暢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胎教。
妊娠第四個月養胎與胎教
當妊娠進入第四個月時,胎兒逐漸長大,胎兒活動的幅度與力量越來越大,母親已經可以感覺到胎動。
這時的孕婦大都已擺脫了令人煩惱的孕吐,恢複了正常的飲食。在孕吐期間擔心吃不下東西的孕婦,這時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此時正值胎兒需要大量養分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飲食必須“重質不重量”,盡管吃得很多,但是營養不均衡也不利於胎兒的成長。
所謂“均衡營養”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無機物,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應全麵吸收,這些營養可以從各種食物中獲得。
隻要不偏食,就能獲得均衡營養。
此時的孕婦從外表上已約略能看出“大肚子”的情形了,而且再過一個月,平時的衣服就會穿不下了,應趁著身體情況良好時作好準備。上街理發時,可請理發師設計一個易梳洗、整理的發型,除讓人看起來清爽外,自己心情也愉快。加大、寬鬆的內衣內褲也是此時必備的用品。
這個時期的孕婦除應做好外象內感的胎教外,還有必要增加一些新的胎教內容。如撫摩胎兒、開始訓練胎兒的運動功能等。由於這時胎兒已有了精神活動,還可以采取讓胎兒聽音樂以及和胎兒對話等直接的胎教措施。
母親或者父親通過動作、聲音和語言與胎兒對話,是一種非常有益的胎教手段。對話可隨時進行,每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3~5分鍾為宜。對話內容可靈活掌握。
妊娠四個月時,胎兒大腦中樞內控製本能、欲望、心理狀態的間腦已經形成。當孕婦情緒不穩定時,胎兒的間腦會受到刺激,對出生後的孩子影響很大。研究發現,一些脾氣暴躁的孩子與其在母親體內孕育時家庭環境不良有關。因此,丈夫應努力體貼妻子,使妻子保持愉悅的心情,也就等於直接參與了胎教工作。
妊娠第五個月養胎與胎教
妊娠第五個月時,胎動更加活躍,心跳也更加有力,感知功能明顯提高,對外界傳人的刺激信號的接收能力大大提高。這時除了繼續前幾個月的胎教方式外,還可增加和胎兒做遊戲、給胎兒講故事等內容。
母親或父親與胎兒做遊戲,是用父母的手掌輕輕拍擊胎兒,以誘導胎兒用手推或用腳踢母親的肚子進行回應,國外有學者稱這種遊戲叫“踢肚遊戲”。這種胎兒遊戲既可提高胎兒的健康靈敏程度,又有利於胎兒智力的發育。
給胎兒講故事也是溝通母子信息、進行胎教的有效措施。胎兒長到五個月時已是個能聽、能看、會玩、有感覺的小生命了,孕婦隻要專心地將美好的故事講述給胎兒,胎兒就一定能聚精會神地聽。但有一點必須注意,不要講述令人恐懼、傷感、憂鬱等不利於心情暢快的故事。
妊娠第六個月養胎與胎教
妊娠六個月時,胎兒大腦已比較發達,並產生了自我意識,還能很快地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漸漸形成了胎兒的個性特征與愛、憎、憂、懼、喜、怒等不同情感,也可以說胎兒這時候已經懂事了。
從此開始孕婦應該像對待已出生的嬰兒那樣對待胎兒,要考慮給胎兒起個乳名經常地去呼喚對話,並為胎兒唱兒歌、放音樂以及增強胎兒運動訓練,提高運動功能,或者教胎兒學知識等。這一時期正是胎教任務最重的時期,年輕的夫婦應有明確的“人父”、“人母”意識,提高自我修養,不失時機地進行胎兒教育。主要應做好三件事:
1.給胎兒起個乳名
這時胎兒不僅具有聽的能力,而且還能對聽到的聲音作出不同的反應。給胎兒起個名字,父母每當和胎兒對話時,先呼喚他的名字,當胎兒出生後再去呼喚,嬰兒回憶起這熟悉的呼喚以後,可產生一種特殊的安全感。
2.傾注母愛
在整個妊娠期內,孕婦傾注博大的母愛,仔細捕捉來自胎兒的每一個信息,以一顆充滿母愛的心,澆灌萌芽中的生命,這是最起碼的胎教基礎。僅就胎兒來說,母愛更是獨一無二的,能得到母愛是最幸福的事。
但是,也有一些母親不願付出,對腹中所懷的胎兒更是漠不關心,為了保持其身材線條美,不但不注意給胎兒增加營養,還束胸勒腰,束縛了胎兒的正常發育與活動。胎兒缺乏足夠的母愛,出生後必然給以不夠稱心如意的回報。
所以懷孕以後,特別是在懷孕的中、晚期,孕婦要仔細體察胎兒發出的信號,關注胎兒的生長,及時鍛煉身體,攝取足夠營養,避免不良刺激,將偉大的母愛付諸實際。
3.教胎兒學習
胎兒不僅能與母親互通信息,還可以跟著母親學文化、長知識。在美國加州有一所胎兒大學,隻要是懷孕五個月以上的婦女即可入學,在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員指導下,孕婦用擴音器對胎兒講話,同時用手在腹部做各種示範動作,與胎兒做遊戲,教一些常用的詞彙等。
經過如此訓練學習,胎兒出生時可懂得大約15個詞彙和其中的意思,並能對這些詞彙作出反應。這表明了胎兒也是能學習的。如果孕婦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胎兒也必將受到積極的影響,從而促進大腦智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