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選購配方奶時,要選擇營養全麵、口味清淡、接近母乳的奶粉。開始喂配方奶時,宜少量,先用小勺、小杯,再用奶瓶,讓寶寶逐步接觸並適應配方奶的味道。
尤其是4~6個月,這是寶寶學吃的關鍵時期,建議在這一階段讓孩寶寶嚐到多種食物的味道,其中也包括配方奶的味道,為斷奶時能很好地換吃配方奶作準備。
6.心理上的依戀
寶寶不僅把母乳作為食物,而且對母乳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它給寶寶帶來信任和安全感。所以,心理學家又將斷奶的過程稱為第二次母嬰分離。
嬰兒在吸吮乳汁的同時不斷地與母親進行感情交流,獲得母愛,這對嬰兒的身心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斷奶方法不得當,不但嬰兒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嬰兒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麵的影響。那麼,如何擺脫寶寶心理上的依戀呢?
斷奶時,媽媽可以穿上比較緊身的衣服,不要讓寶寶看到或觸摸母親的乳頭,不要讓寶寶輕易就能掀開衣服喝母奶。切忌在奶頭上塗辣椒或黃連水等,這會給寶寶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傷害。
斷奶期間應多和寶寶在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父母及家裏的親人一定要幫助安撫寶寶,給寶寶更多的關愛。
當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應該用適當的語言誘導和強化,使寶寶受到鼓勵和表揚,感到愉快,在心理上把斷奶當做一個自然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選擇夏季斷奶。因為此時天氣炎熱,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如果斷奶後給孩子添加過多的輔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發生腹瀉等胃腸道疾病。一般在春、秋兩季斷奶最好。
也不要在寶寶生病時斷奶。因為,此時寶寶的抵抗力有所下降,身體很虛弱,如果這時改吃牛奶和輔食後,會加重寶寶的胃腸道負擔,勢必影響身體的康複,甚至加重病情。
孩子斷奶期間,要加強護理,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體重是否減輕,發現異常現象時,要及時處理,不能聽之任之。
斷奶後,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需要比較多的營養,必須選擇富含動植物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的蔬菜、水果。孩子的飯菜要做得軟一些、細一些,有色有味。每隔三四天新添一品種,要從少量開始,飲食要定時定量,把米飯、麵食、粥作為主食,在大人進餐時給孩子一次吃飽,每次喂量基本上一樣。不讓孩子吃零食,可把牛奶作為早餐或下午4點鍾的加餐。
另外,要注意保護母親的乳房。斷奶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奶脹,保護不好會使乳腺發炎。可以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或者用手將奶擠出,也可以采用一些驗方進行回奶。如:
神曲1塊、炒麥芽Z5克,煎水內服,每天一次。
生麥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當茶飲,共飲3~4天。
炒麥芽100克,煎水喝,每天一次,連服三天。
母乳喂養的好處
母乳含有配方奶所沒有的激素和成長元素,最適合寶寶的成長發育;母乳含有乳糖,乳糖是中樞神經係統發育的重要物質,還能促進鈣質吸收,有助寶寶的骨骼發育。
研究發現,那些自幼由母乳喂養的孩子患近視的可能性比喝奶粉長大的孩子大約要低50%,而且這樣的孩子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都比非母乳喂養的孩子更健康,一生中患呼吸道及胃腸道疾病、肥胖和神經性皮炎的概率要降低一半。
挪威的醫學專家測試了345名13個月大的嬰兒的智商和運動技巧,並於他們五歲時重作測試。這些研究對象當中,近2/3的嬰兒食用母乳期在六個月以上,有17%的嬰兒在不滿三個月大時,就改以奶瓶喂食。
結果發現,那些三個月大後就不再吃母乳的嬰兒,到了13個月大和五歲前,分別在心智與整體智商方麵的表現比平均水平低的可能性較大。
研究人員認為,哺乳期的長短與心智發育有正向關聯,即使在調整過母親年齡、教育、智商和懷孕期間吸煙與否等因素後亦然。專家尤其建議發展中國家的母親應給嬰兒喂母乳,因為這些國家的嬰兒若未在出生後三四個月內喝母乳,其死亡的風險較高。
母乳提供了寶寶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
養,幫助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它具有許多人工喂養不可替代的優點。尤其是初乳,即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天內產生的奶水,它提供給寶寶必要的水分、蛋白質、糖、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各種抗體。在初乳開始三到五天以後,真正的母乳才形成。
母乳在各方麵幫助寶寶生長發育:
幫助建立寶寶的免疫係統,減少寶寶患病的機會,例如:可以減少胃部、胸腔、泌尿係統等的感染,減少感冒和糖尿病的患病概率等。
減少寶寶患哮喘或濕疹的機會。
加強大腦發育。
防止成年後肥胖。
母乳喂養不僅對寶寶有益,對媽媽同樣有很大益處:
加快產後子宮的收縮恢複。
減少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會。
減少患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機會。
減少年老後患高血壓的機會。
幫助產後恢複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