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皇宮,名單遞交了上去,半響便來了一個太監,宣李太師覲見,入了禦書房,南皇還在批閱折子。
“臣,李曲文參見聖上”便行跪叩大禮。
“起來吧”。南皇放下手中的折子,應聲說道。
“謝皇上”。李太師直起身來,畢恭畢敬的站著。
“關於北方戰事,李太師有何看法?”皇上漫不經心的問道。
李太師心裏卻打起了鼓。這仗打了半年,皇上既不增兵支援前線,也沒個說法,似無事一般。今兒早朝卻指派他去談判。
思量片刻,李太師開口了:“微臣以為,北方冰國國力強盛,其八萬騎兵更是號稱天下無雙,所到之處如風卷殘雲銳不可當,我朝雖然兵多將廣卻不善騎術,況且自蠻關以北草原遼闊,騎兵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地,而我軍能與之一戰的騎兵僅有不到萬人,我軍步兵雖強,但是與騎兵對陣無異於自取滅亡。方今之計,唯有先固守城池,隻要冰國討不得好處,便和談有望”。說著說著,一股寒意冷不丁地傳遍全身,一時如置萬古不化的刺骨冰窟當中!
“但是!”李太師的聲調忽的拔高了幾分。
“但是什麼?愛卿有話不妨直說。”龍椅上的人依舊是那種玩味的語調。
“但是,臣以為,自古有亡國之人無苟活之臣!臣李曲文年雖五十卻也鐵骨錚錚!寧死不為蠻夷之犬!願帶三兩死士假借和談之名暗殺北國之王!”李曲文筆直的站在那裏慷慨激昂地陳述著。
南皇聽完一言不發地看著李太師,直看著李太師心裏發麻。
因為李太師剛才又賭了一次,和三年前一樣用全家人的性命做賭注。不同於三年前是,上次他夫人知道結果,所以他贏得了一品花翎。而這次,他什麼都不知道。
如果皇上不預開戰,那他剛剛說的話將成為皇上滅他族人的理由;如果皇上決心出兵平夷,那他無疑會平安無事地出訪也會平安無事地回來。短短數秒,恍如隔世!
可怕的沉默之後,南皇開口了:“李太師,令郎今年多大了?”
等了半響,沒料到皇上一開口問的確是這個!李太師如實回答說:“回稟皇上,犬子李翼剛滿十,次子李修十六。”
“明日李翼隨你出使冰國,李修進宮聽宣,退下吧。”南皇說完,便拿起折子繼續批閱著。
李太師心裏的石頭落地了,退出了禦書房後再也掩不住心裏的狂喜,一路輕車快馬的趕回家。
他贏了,皇上果然是不屑跟蠻夷和談的!
他知道李修進宮聽宣意味著什麼,最少正四品的禦前侍衛!十六歲的禦前侍衛!多少人一輩子都爬不到的高度!這無疑給了他一個天大的定心丸!
他也明白了剛才那股透徹身心的寒意是從哪裏來的了,是他潛意識裏求生的本能,一切已經撥雲見日了。
清晨,李太師早早便將一切準備妥當,等候南皇遣人送來聖旨,以及那或許會有的羽林衛隊。
卯時剛過,宮裏的太監便帶來了聖旨,書信,以及一百羽林衛隊。
太監宣讀過聖旨,收下了李太師的百兩紋銀之後獻媚地奉承著他,依舊是些什麼祝太師一路順風譽滿而歸,歸來之後必定名揚四海,皇上定會視其為國之頂柱。雖是一些拍馬屁的廢話,李太師卻依然很受用,心情大好。跟太監客套了幾句太監就回宮複命去了。
鎖水關以內還算太平,一路所經之處也不似關外渺無人煙,況且他們走的是官道,倒也不必擔心補給問題,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帶了滿滿幾車食物酒水以備不時之需,實在用不上就順手送給邊關將士得個順水人情,反正又不需要他出錢出力,自然有巴結他的下屬幫他安排妥當。
李太師帶上幾個貼身的下人和廚子,一行十幾輛馬車在百名羽林衛的保護下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南國為官製度森嚴。皇城之內的文官武吏皆是在皇宮就職的人員,皇城就職的官員不得私見外地官員,外地官員更不準無故進皇城。如工作需要,需得上報朝廷,經批準之後皇城官員和外官才能在指定人員的陪同下會麵。如果未上報私下會麵卻又被查了出來,雙方立即革職查辦。如此做法一是為了防止外地官員趁機行賄朝廷要員。二是為了防止皇城官員勾結外部勢力圖謀不軌。因此,李太師當了那麼多年的官,卻隻離開過皇城三次,兩次是為了操辦雙親喪事,一次是隨當時的上司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