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丹破丹成(上)(2 / 2)

一口鮮血突出,周廣陵一下子清醒了,知道剛才幾已走火入魔,如若不能控製,當倆氣相激,內丹就會提前爆開,那時候他不用等天劫降臨就會丹破人亡,三魂七魄再不留一絲痕跡,於這三界更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周廣陵立馬心神內斂,以一念代萬念之法,淩空盤虛坐下,緩緩入定。

如此生死之間,也別無他法,隻好入定,卻是自然而然地吟出了平日裏讀得最多,也是最淺顯的幾句。

大道至繁至簡,越是平日裏看著沒什麼東西的幾句話,到是在這個危急關頭,反讓他多體會出了一點點東西。這點東西,若是在正常的情況下,他絕對會忽略過去,但是在這一刻,就在陰陽倆氣相激前的刹那,他體會到了。他開始有點真正的明白:什麼叫衝氣為和?

孤陰不長,獨陽不存。以他那一點至陽真火修成的內丹,若無法領悟真正陰陽相衝相和的奧妙,遲早會失去控製,如脫韁之馬,輕者元氣漏盡,重者丹隕身滅。

當下,周廣陵反而將心了沉了進去,本來要強行控製的元氣、內膽開始緩緩放鬆,意念相隨,若即若離,綿綿然地不引不發,不動不靜,於丹田、經絡中任其自由沉浮。不論陰陽,無有差別,就那麼渾渾然地,氣合神,神和虛,虛合道地入定了。恍兮惚兮之間,那股原先憑空而生的至陰之氣不緊不慢地沿著周身經絡流動,其他洶湧為來陰晦之氣亦是套了韁的野馬,安分了起來,一絲絲地自周身毛孔慢慢散去。

所以古人說的好,“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周廣陵於生命的大危險處激發了自身的潛力。

體會到氣機消漲消榮的一點點明悟。此明悟不立於文字,不見於心性,於那陽極生陰,陰陽轉化更是不同。那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周廣陵於千年前就已明白,隻是與現在體悟相比,不過是皮毛而已。

一時間,周廣陵竟隱隱有著一種喜悅,一種自在,就象長久所束縛的繩索一朝解去,意動氣轉之下,各種執拗之處一一理順。心神放寬,天地之間,盡得自由。神弛氣移之下,慢慢暗合天地,滑向一種奇妙的境界,仿佛看到了天地間無數的微小氣流來來去去,生生滅滅,隨四時而動,隨日月而移,無有歇止。使得周廣陵自內丹有成後第一次真正地上窺天道,於冥冥中感悟到那麼一點;也讓他隱隱生出一絲明悟:那些遠古遁去的修士是不疏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