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丹破丹成(下)(1 / 2)

不過此時的周廣陵是無法去深思任何東西的,他的心神在一片漫無邊際的世界中或浮或沉,或即或離,馳之以往,淡然微笑,一片大正平和。

也許真的是“天道無憑”,就在周廣陵體內陰陽二氣快要完全融合消解即將轉醒的時候,頭頂東北方向忽然出現了一個極其光亮的銀點,斜斜地朝著周廣陵的所在直射而來。

仙山青嶼終於在這一刻就那麼簡簡單單地跨空而來,一股清靈之氣如水般地向四周漫起,充塞六合八荒。

此時的周廣陵正處於最緊要的時刻,好在仙山青嶼剛一顯世,氣機相牽下,他就立刻醒轉,意動之下,因清靈之氣所激而再次蠢蠢欲動的倆股性質截然不同的真元又平靜了下來。

此時的周廣陵與片刻之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別,在體悟到那種奇妙的感覺,進窺到一點天道之後,再麵對這陰陽倆氣,已是駕輕就熟。如若沒有剛才的那一番經曆,周廣陵是斷然支持不住這種氣機牽引的衝擊的,其周身元氣必將劇然爆開,化為天地元氣中的一股。但是現在,在經曆了最初的驚動後,心境又歸複平和。

“成成敗敗,實乃天意使然。大道雖逆天而行,卻不是強求可得。修道之人,當執無欲之念,行逆天之事,方為正途。其他種種,若因念而起,終是落了下乘。”

噓籲間,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又近乎於死,猶如幾度輪回。種種雜念未起即滅,卻是他這千年來道基的功果。這千年來,他幾無欲念,於修行也是不求寸進,終磨出了這麼一個異常堅定的道心,要不然,以他的資智也不會直到如今才麵對這修行的瓶頸。

這一刻,這道心終於大放光明,生聲死死,無有畏懼,也正是由於這種心態,讓他在這一撚之內,數念之間,無有起伏,反到將心性放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忽然間看開一切。就聽“啵”地一聲,就象那個地方忽然戳了個洞,一下子,心靈上無比地清晰起來,體內真元順勢而為,漸漸融為一體,一顆嶄新地內丹漸漸隱顯,更加充實有力。

就在那一刻,本該自他頭上掠過的銀色的光點象受到了指引似的,忽然改變方向,加速朝周廣陵筆直而來。

周廣陵眉頭一皺,刹那間明白了前後種種,結內外手印,雙手化作拈花狀,微微露笑,暗道:天機啊天機。就那麼再也不想其他,靜待光點及體地到來。也就在他微歎的時候,銀色光點於半路中忽然消失,於周廣陵的膽田內忽然隱現又忽然消失,就象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也沒引起預料中的任何變化,但是就在過後的刹那,周廣陵的內丹發出一聲實質般的碎裂聲,化為無數肉眼難見的碎片,然後又化為一股精純龐大的先天元氣,此先天元氣先是往外一振,然後象是受到什麼東西吸引一般又是一縮,以剛剛銀色光點消失的地方為中心緩緩地旋轉起來,漸縮漸小,越來越密實,也越來越快。終於在一片茵蘊之氣中又一個嶄新的內丹孕育而成。隻是這個內膽卻是帶著一絲奇妙的銀色。

天空一片晴朗,因氣機牽引而來,俗稱的雷劫卻從頭到尾沒出現一丁點的症昭。

既然重結內丹,又體悟天心,得窺一點大道門徑,前後相比可謂是天壤雲泥,也算是神仙中人。想哪古人傳誦的一幹劍仙,最多也不過金丹初成以禦劍道,待到真正體悟天心,得窺大道,多又躲入了哪些個靈氣充沛的神仙洞俯中修煉去了,與人世是不願扯上一絲關係,免得一不小心種下種種因果,惹來無窮後患;又或道心旁篤,牽牽掛掛,再難顯真我真性,於道行更是不進反退,明珠蒙塵。

其實以金丹境界的道心來說,對於這些因果還是不怕的,大不了揮劍斬之。白雲蒼狗,也不過多弄些殺戮而已,隻要道心唯極唯堅,自可以從容而過,但又有幾人敢保證,萬般紅塵,千種因緣,到頭來真的能那麼灑脫?

由人至道,反本歸源,本就是偷天奧妙,以大智慧,大毅力,大決斷都未必可成,再多一點點糾纏,未免不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