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丹破丹成(下)(2 / 2)

更何況,修行之人與冥冥中自有感應,道識天聽之下,自然會有一種敬畏。這天地,這大道,以一種冥古以來的威嚴重重壓下,立於三尺之上,無可躲避。

塵世中總是有一些人能夠在有意無意之間窺視到一點冥冥外的東西,這時候他們明明能夠說清楚,卻總是言語閃爍,詞意模糊,旁人問之,則曰:天機不可泄露。

為何?其實隻不過是他們在窺視到冥冥中的一點東西的同時也感覺到了那天地間亙古存在的莫大威勢,那威勢就那麼隱隱地壓在了他們心神上,弄得欲語還休,最後隻好說一句“天機不可泄露,塘塞眾人。其實一切他們都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隻是世人無知而已。

當然也有那絕頂之人能以無上智慧化解種種紛繞,紅塵俗事,世間因果,更是隨手拿下,但那終究不過是鳳毛麟角,萬年以下,又有幾人?

以前周廣陵也是不太清楚的,畢竟他隻不過是機緣巧合下才走上修行之路。丹成之後也不過隨著一些本能吞吐日月精華,錘煉自身元氣而已,與大道一途他是不懂的,這也是他為什麼修行越到後麵越是容易引起氣機牽引的原因所在。修行一途,如若不明其理,不能上窺天道,那麼越到後來就越是象一個小孩子玩大刀一樣,刀越來越大,操控之力卻越來越弱,終無可避免地將自傷其身。

想來千多年前的那些遁入六大洞天福地的修士所麵對的原因也是這個,隻不過那時的修真界因為過於追求術法和攻擊技巧的威力,從而忽略了對大道本質的追尋,最終麵臨不進即退的災禍之境。

所以當周廣陵剛一睜開眼睛,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自己,麵露無奈之色。若是讓他如古人一般遁入深山修行,自此與人世無關,他是不願意的。這幾百年來,在這塵世斯混,逍遙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已經深刻到了他的元神裏,若強製違逆,遲早必生禍患。可如今他若還想繼續逍遙的話,恐怕也會惹來諾大的麻煩。現在的他全身肌膚骨骼晶瑩踢透不說,一舉一動中更是隱隱帶來風雷之聲,雖不見其響,卻具有莫大威勢。如此人物,若在下麵一走,且不論路人的頓足圍觀,怕是各國政府都會爭相來請他喝茶。到時候清靜二字又從何說起。

看來以後是要時刻收斂了,周身元氣更得注意,免得一不小心驚到旁人,麻煩。周廣陵微歎一聲,意動之下,周身元氣齊刷刷地向丹田內俯收攏。隻是這一念之下,周廣陵大吃一驚,他那新成的內丹卻如一個黑洞一般,如鯨吞海吸的將這些元氣吸的一幹二盡。

“難道那銀色光點,對我內丹還是起了影響?”其實應該稱作是金丹的,隻是化身以來,雖然早已習慣人的身份,行為習慣也與世人無異,可周廣陵依舊會在潛意識裏把自己定位為當年的小蛇,自稱為內丹也就情有可原。

驚訝之餘,周廣陵想到那自丹田中消失的銀色光點。此時的周廣陵還不知道那銀色光點就是青嶼仙山,雖然有所懷疑,隻是當時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細查之下,他最終也隻是把那銀色光點當成了來自天外的神奇之物。現在再想起,周廣陵立時意識到此物不凡,不過這樣也好,內丹會自動吸收周身元氣,那麼他也就不用再刻意收斂,倒也省了他一番功夫。心情大好之下,心態也是大寬。.

按照他的想法是影響就影響吧,能力降就降吧,我內丹剛成時,這世間已無人能奈我何,現在我倆次內丹重鑄,精氣神獲得本質上的變化,怎麼著也不會比以前差.

這種想法本來也是沒什麼問題的,隻是周廣陵卻忽略一個不該忽略的問題,那就是他此時的肌膚在內丹吸收元氣之後雖不再晶瑩踢透,卻也變得光潤圓滑,不似人間之物。如此變化,也就不經意中給他帶來了種種哭笑不得的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