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3 / 3)

問無色界。

答四處。

問。欲界天處何六。

答。謂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問地處何。

答謂四大洲。東勝身。南贍部。西牛貨。北俱盧。

問。日月星天。屬何天攝。

答。四王天。

問。此四王天。居止何處。

答。須彌上半有四層級。在上層級。

問。下三級是何者居。

答。堅首天。持鬘天。恒憍天。皆四天王所領之天。

問。四王名。

答。東護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

問。諸天處空居地居。

答。四王忉利名地居天。其餘諸天皆名空居。

問。何故下二偏名地居。

答。四王天住須彌層級。忉利居須彌頂。在地上住。故名地居。餘皆虗空中住。故名空居。

問。色界十八。

答。初二三各三。四禪有九天。

問。初禪何三。

答。梵眾。梵輔。大梵天。

問。二禪三天。

答。少光。無量光。極光天。

問。三禪三天。

答。少淨。無量淨。遍淨天。

問。四禪九天。

答。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

問。欲界義。

答。由三欲故名欲界。謂飲食。睡眠。情愛。

問。色界義。

答。有妙色身。故名色界。

問。無色義。

答。彼無形色。故得此名。

問定散地。

答。欲界名散。上二名定。

問何以故。

答。散善業招。定業感故。

問凡聖天。

答。色界上五。名五淨居。聖人所居。其餘皆凡。

問內外道。

答。無想一天。外道所居。餘皆內道凡聖之天。

問。三界九地。類聚差別。

答。依二十五有。差別建立。頌曰。四洲四惡趣。四空並四禪。無想與淨居。梵王六欲天。

問。諸天相狀。

答。四王忉利。有忿怒相。上皆善相。

問。男女差別。

答。欲界六天。皆有男女。上界一類。無男女別。

問王臣等。

答。初禪已下皆有王臣。二禪已上。皆無王臣。

問喜樂等。

答。三禪已下。皆有喜樂。四禪並無。唯捨受故。

問三災等。

答。初禪有火災。二禪水災。三禪風災。四禪已上。離三災絕八患故。

問形器等。

答。下二皆有身形器界。無色皆無。唯有四蘊心心所法。

問。何故有說。鶖子滅時。無色諸天。淚下如雨。

答。彼定果色不遮。亦有其業招色。說無色無。

世界名義

問。雲何名為世界。

答。楞嚴經雲。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故三際為世。十方為界。

問。世界有差別否。

答。有二種。一眾生世界是正報。二器世界即依報。

問。眾生世界。有差別否。

答。有二說。一曰十界。四聖。六凡。為十界。四聖。聲聞。緣覺。菩薩。及佛。六凡。即六道也。二曰三界。欲色無色是也。

問。器世界形狀若何。

答。如茶磨形。周帀有輪圍山。中間有須彌盧二山。其間四海環繞。其狀如此。

問。器世界。依何而住。

答。依金輪住。金依水。水依風。風依空。

問。空依何有。

答。依迷妄心。

問。妄心依何。

答。妄依真心。

問。真心依何。

答。真無所依。

問。何故無依。

答。是一切法之本源故。

問。此憑何說。

答。楞嚴經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憑此而說。

問。此世界外。有世界否。

答有。俱舍頌雲。四大洲日月。須彌盧欲天。梵釋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中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

問。此三千界。其廣如此。其高若何。

答。小千界者。量等初禪。其高量至彼。中千等二禪。大千等三禪。其高各至彼。

問。頌言同一成壞。其成壞時。有差別否。

答。成從上成。壞從下壞。

問。壞時差別。

答。謂初火災。壞至初禪。次水災。壞至二禪。後風災。壞至三禪。劫章頌雲。風災能壞第三禪。第四靜慮無能壞。

問。此大千界外。又復如何。

答。十方世界。猶如網孔。實無有盡。

人仙名義

問。人者何義。

答。法苑雲。人忍也。於世違順。情能安忍。目之曰人。又人仁也。周禮仁有六德。鄭氏注曰。愛人及物曰仁。上下相親曰仁。貴賢親親曰仁。煞身成人曰仁。善惡含忍曰仁。好生惡殺曰仁。

問。仙者何義。

答。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字從人傍山。釋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乃神仙也。

天君王義

問。天者何義。

答。外教釋雲。上玄也。說文曰顛也。至高無上名天。爾雅曰。春蒼夏昊。秋旻冬上天。內教釋雲。神用光潔自在。具此三義。目之為天。

問。君者何義。

答。韓詩外傳曰。君窮也。能窮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也。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泳-永+亟]之如海。養之如春猶草木之植山林。鳥魚之毓川澤。參天地而施化。豈雲人事之厚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