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3)

問。何故修彼。

答。降伏二乘故修。成遍知故。

問。此通達位之分齊。

答。於十地中。每地有三。謂入住出。此通達位。當其初地入心也。住出二心屬修道故。

問。何故見道。偏時促也。

答。明來暗謝。智起惑亡。一念尚無。何恠時促。

問。既無一心。何當入心。

答。約相見道。多時排布。事方究竟。說當入心。若真見道。豈屬三際也。

四修習位(附 五究竟位)

問修習名。

答。修謂修理。習謂習學。有為無為功德法故。名為修習。

問修行位。差別之相。

答。大分有二。初十地因。後轉依果。

問十地因。

答。十地皆具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之因。

問十地名。

答。一極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

問。初地何義。名為極喜。

答。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極喜地。

問。初地中修習何行。

答。施行三。謂財。無畏。法施。

問斷何障。

答。異生性障。及斷二愚。一執著我法愚。二惡趣雜染愚。

問證何理。

答。遍行真如。

問二地離垢之名。

答。具淨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名離垢地。

問修何行。

答。戒行三。謂律儀。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問。斷何障愚。

答。斷邪行障。微細悞犯愚。種種業趣愚。

問證何理。

答。證最勝真如。

問。三何名發光。

答。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發光地。

問所修行。

答。忍行三。謂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問所斷。

答。闍鈍障。及欲貪愚。聞持陀羅尼愚。

問所證。

答。勝流真如。

問。四地焰慧之名。

答。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問所修。

答。三精進。謂披甲。攝善。饒益精進。

問障愚。

答。斷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愛愚。法愛愚。

問所證。

答。攝受真如。

問五難勝。

答。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問行。

答。三靜慮。安住。引發靜慮。辦事靜慮。

問斷。

答。斷二乘般涅槃障。純作意背生死愚。向涅槃愚。

問證。

答。無別真如。

問六現前。

答。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問修。

答。般若三。生空。法空。俱空般若。

問斷。

答。斷麤現行障。現觀察流轉愚。相多現行愚。

問證。

答。染淨真如。

問七遠行。

答。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問修。

答。方便二。謂回向善巧。拔濟善巧。

問斷。

答微細現行障。微細現行愚。純作意求無相愚。

問證。

答。無染淨真如。

問八不動。

答。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問修。

答。願二。謂求菩提願。利樂有情願。

問斷。

答。斷無相中作加行障。無相作功用愚。相自在愚。

問證。

答。不增減真如。

問九善慧。

答。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

問修。

答。力二。謂思擇力。修習力。

問斷。

答。斷利陀門中不欲行障。辯慧陀羅尼自在愚。辯才自在愚。

問證。

答。所依真如。

問。十法雲地。

答。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問修。

答智二。謂愛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問斷。

答。斷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及大神通愚。悟入微細秘密愚。

問證。

答。證業自在所依真如。

問。何名等覺。

答。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名等覺位。

問。此金剛心。斷何障愚。

答。此無間道。斷微細所知煩惱障。於境微細著愚。極微細礙愚。齊此名因修道後邊。

問。妙覺名。

答。前念金剛心時。名無間道。斷盡一切微細二障。至第二念。棄捨四事。名解脫道。證蓮華相好功德。獲三種身。故名妙覺。齊此名果究竟位。初十地因竟。

四轉依果

問。轉依果。

答。轉依有四。一能轉道。二所轉依。三所轉捨。四所轉得。然此轉依。通因及果。

問能轉道。

答。此復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斷道。

問能伏道。

答。有漏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能伏二障。名為伏道也。

問能斷道。

答。謂無分別根後二智。斷迷理事根隨惑。故名能斷道。

問所轉依。

答。此亦有二。一持種依。二迷悟依。

問持種依。

答。謂第八識持染淨種為所依故。名持種依。

問迷悟依。

答。謂真如法。能為迷悟之根本故。名迷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