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3)

問。何名夜叉。

答。此雲勇徤。亦雲暴惡。舊雲閱叉。新雲藥叉。釋雲。秦言貴人。亦言輕徤。能飛騰空中。

問乾闥婆。

答。此雲香陰。不噉灑肉。唯香資陰。名曰香陰。或雲尋香。天樂神也。

問阿修羅。

答。舊雲無端正。新雲非天。如本章記。

問迦樓羅。

答。此雲金翅。翅翮金色。或雲妙翅。不唯金色故也。

問緊那羅。

答。此雲疑神。釋曰。人非人。似人。而頭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因以名之。亦天伎神。小不及乾闥婆。新雲歌神。是諸天絲竹之神也。

問。摩睺羅。

答。此雲大腹行。釋曰地龍。肇曰大蠎。

問。何故諸經八部。末雲人非人等。

答。天台雲。此乃總結八部數爾。

問。前言天者最勝最尊。對誰為最。

答。對餘五趣。

問。何故尊勝。

答。由因勝故。

問。何理知之。

答。普潤雲。苟非最勝之因。豈生最勝之處。

問最勝因。

答。謂十善。身語意行。此十善業。

問。如何為勝。

答。由其三業防止過非。有順理義。以茲十善。運出五道名天乘。即為最勝。

問。天有地居空居。天何理爾也。

答。因有散善定善。果有地居空居。

問。何以故。

答。由禪定力不依於地。無定力者。不得空居。定輕安故。

問。泛說欲天散善業招。雲何亦有空居天也。

答。若單修習。上品十善。乃生欲界下二地居。此是一向純散善也。若修十善。坐未至定。乃生上四空居天也。此後空居。皆定善招。

問何以故。

答。未至定者。尚自空居。況根本定因。

問。何名未至。

答。其由未入根本定故。名為未至。

問。未至定行相如何。

答。如止觀雲。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虗豁清靜。而猶見有身心之相。是則名為欲界定也。從此已後。忽然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臥等事。猶如虗空。迴向安隱。如是名為未至定相。

問。何須不見欲界定中身首等也。

答。身是事障。事障未來。障去身空。未來得發。故須不見欲定身等。是為欲界六天因果。

問。欲界散善。疑猶未息。

答。無根本定。故曰散善。由空居故。須修未至。

問。何故天有欲無欲。

答。若修根本四禪。離欲麤散。則生色界。故無欲也。

問。何故天有色無色。

答。若厭色籠。修四空定。生四空天。名無色界。故名無色。

問。四王天居處等次。

答。光明疏雲。居須彌之半。乃上升之元首也。

問疏所憑。

答。俱舍頌。妙高層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堅首及持鬘。常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餘七山。

問。東方天王。

答。大論雲。提多羅吒。秦言治國。主乾闥婆。及毗舍闍。光明疏雲。提頭賴吒。此雲持國。又安民。居須彌東。黃金埵。南方。大論雲。毗琉璃。秦言增長。主鳩槃茶。及薜茘多。光明疏雲。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亦翻免離。西方。大論雲。毗留波叉。秦言雜語。主諸龍。及富樓多。光明疏雲。白銀埵。王名毗留博叉。翻非好報。又惡眼。亦廣目。北方。大論。毗沙門。秦言多聞。主夜叉。及羅剎。光明疏雲。北水埵。索隱雲。福德之名。聞四方故。亦普聞。

問忉利天。

答。梵音訛略。正言多羅夜登陵舍。此雲三十三。君臣合之。有三十三。

問居處。

答。俱舍頌曰。妙高頂八萬。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剛手所住。中宮名善現。周萬踰繕那。高一半金城。中有殊勝殿。周千踰繕那。

問夜摩天。

答。此雲善時分。亦妙善。新雲須焰摩。此雲時分。時時唱快樂故。或雲受五欲境。知時分故。

問兜率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