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聽道(1 / 2)

大少目視天空,目光清朗,麵色剛正堅毅,道:“我想試試煉己!”

青影鬆了口氣,回坐大少邊上,隨口道:“築基煉己為修煉之基,一念歸中,凝神入氣穴,緩緩調息入細,引短令長,以後天呼吸接先天氣穴(丹田),火逼金行,武火烹煉,意氣相依……”

大少已擺正姿勢,排除雜念,凝神入氣穴,寄心於息。不知道過了多久,當靜極之時,正有動機,於恍惚杳冥之中,覺丹田氣動;漸漸感覺丹田氣暖,腎如湯箭,氣行帶脈;精滿化氣,氣滿生精;又不知多久,丹田氣滿,竅中之氣自下往複行;行毛際,癢生難禁,光透眼簾,有泄身之感。然此時若泄精,會使才產生的一點先天精氣,又化為後天濁精,一切白費了。

大少緊守心神,用四字決撮、抵、閉、吸,火逼金行。

這是聽耳邊聲響:“丹田氣定,督任並行,防危濾險,依脈運行;周天循環,暢通身融,氣歸丹田,功成法明。”

大少依口訣意運充足之陽氣,直衝督脈三關,入泥丸,順任脈降中丹田,再降至下丹田,如此循環。

天真滿麵盡擔憂之色。忽見大少睜開眼睛,目光炯炯有神,頓時舒了口氣。

大少把師傅神態盡收眼底,心中感動,道:“師傅,徒兒是否築基已成?”

天真微笑道:“怕是要進入開光期了!”又正色道:“性靠悟,命靠傳,初始修煉需師傅指導,切不可獨自修煉。徒兒切記!”

大少道:“是,師傅!徒兒記住了。”

“隨師傅去大殿聽你掌門師伯講道吧!”天寂掌門每月初的前三天都會在大殿講道,門派上下均可去聽。

大少算一算日子,問道:“師傅,徒兒一坐就是七天?”

天真讚賞的點點頭,道:“算今日剛好七天!”

大少跟隨師傅向大殿方向掠去。感覺全身精力充沛,氣足神清,奔跑時身輕若雁。到了大殿,竟沒感覺絲毫疲倦。

大殿上,天寂盤腿麵殿門而坐,左邊雲情,右邊一空蒲團;元恒、元明、元飛、青煙、青影背門坐在他們對麵;身後是十二名門外弟子。

雲情見到大少進來,美眸連閃。天寂也停止講道,眼底閃過一絲訝色,等天真和大少坐好,天寂說道:“古雲:‘百日築基’。我天覆門所修習《開天真經》是為修仙最上乘法典,這百日之數則可減半。元寶師侄入門至今三十三天築基已成,可謂天才也!”天真不語,雲情麵帶微笑,青影美目一動不動盯著大少。其他人表情各異,不是驚訝就是讚歎。

青煙目不斜視,似對大少不見,隻說:“師伯,那是師傅碧天丹的功勞!”

天寂微點頭,接著講道:“修真之法,有性命雙xiu,有僅修命者,有僅修性者,依其法訣多寡之不同而有差異。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雙xiu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術。僅修命者,未得真訣,不悟大道,枯坐頑強,日守幹鍋,假烹假煉,不辨水源清濁,不明采藥法度,長期神入氣穴,死守不退,神被氣包,結成“死丹”一顆。求祛疾延年則可,最多煉至一鬼仙而已。民間得一訣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屬於此類情況。有專煉性而不煉命者,這類修持者得訣不會,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淺層次。修持者靜坐有時,究道講經,穿透世事,滌去人心,複見天心,默證道心,再則存心養性。其修為隻是涵養元性,誤以為性光閃現就是明心見性,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調煉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雙xiu。修真之學,實乃性命雙xiu,神形兼修之學。如求修真大旨趣,而歸於正覺,則必須走性命雙xiu之坦途。

“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極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交媾。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

“氣是宇宙間、時空中,萬物生化的根本,是一種基本物質。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蓄育,氣終而象變。萬物的化生、生長、繁殖、消亡,都是氣貫穿始終,氣乃萬物的基礎和根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修真之士,修持中所運用的這一基本物質實乃先天中的升華物質——元炁。古人為了區別一般之氣與修待之炁的區別,特以‘氣’‘炁’相分別,以區別其二者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真氣中既有先天之炁,亦有後天水穀、天地之氣的精華。簡單地以氣代之,實難概括也。氣這一物質,在不同修持階段,其質量存在巨大的差異,隻是肉眼難以觀察而已。在‘氣’達一層次,其密度低質量不高;在‘炁’的層次,其密度、濃度、質量大大提高,表現出光的性質,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觀察到。在更高的層次,其光的性質就越明顯,呈五色態;更高者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虛無自然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