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諸子百家,群星璀璨(5)(1 / 3)

鬼穀子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神秘、而又地位顯赫的人物。他叫王詡,有人說他是春秋時衛國人,有人說他是戰國時衛國人,因為隱居在清溪的鬼穀,所以被後世稱為“鬼穀子”。鬼穀子的主要著作有《鬼穀子》以及《本經陰符七術》,《鬼穀子》是一本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書。

傳說鬼穀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兵家的孫臏、龐涓和尉繚子,縱橫家的蘇秦、張儀和毛遂,所以鬼穀子除了是縱橫家的鼻祖外,還是一位出色的老師。

所謂合縱,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連橫就是“事一強以攻眾弱”。合縱以連為主,主要是用外交手段搞聯合,所以陽謀多陰謀少;連橫以破合縱為目的,主要是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衝突去製造裂痕,所以陰謀多陽謀少,這就是縱橫家的總體戰略思想。

對縱橫謀士的具體要求是:看得清大局、善於揣摩遊說對象的心思、善於言辭、能夠靈活應變、智勇雙全、富於謀略和能夠做出決斷。

縱橫家出現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大多為策辯之士,他們是中國古代最早、也是最特殊的外交家。他們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因為當時各個諸侯國割據紛爭,戰亂不休,一些強大的諸侯國想要在國力富足的基礎上采用聯合、排斥、威逼利誘,再輔之以兵的方法不戰而勝,總之就是要以比較少的損失去獲得最大的收益,而縱橫家的出現正好適應了諸侯國的這些想法和要求。

縱橫家的智謀、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都是那個時代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縱橫家大都出身貧賤,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下將人類的智慧超常發揮,以布衣之身遊說諸侯,既可以用三寸不爛之舌擊退百萬雄師,也可以用縱橫之術扶危濟困。蘇秦佩六國相印,合縱攻秦,張儀雄才大略,為秦國破齊楚聯盟等等,都是縱橫家的光輝事跡。但是大多數的縱橫家並沒有什麼高尚的政治操守,他們朝秦暮楚,並不關心諸侯國的死活,隻關心自己能在其中獲得多少實際利益。他們的謀劃也多從主觀的政治目的出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縱橫家的言論和事跡大都收在《戰國策》一書中。

1.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2.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3.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4.明德在於論賤,行政在於信貴。

5.鳥同翼者而聚居,獸同足者而俱行。

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玩弄諸侯於股掌之間——蘇秦與張儀

1.蘇秦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洛陽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他出身農家,素懷大誌,曾經跟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曆史記載他“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蘇秦早年在鬼穀子那裏學成畢業後,先跑到秦國以連橫說秦惠王,當時秦國剛剛殺了商鞅,很不相信外來的策辯之士,於是蘇秦說破了嘴皮都沒有說動秦惠王。這時候他所穿的黑色的貂皮大衣都磨破了,隨身所帶的錢也都用完了,無奈之下隻好收拾行李,穿著草鞋,背著書箱,萬分窘迫地回到了家裏。

到家後,全家人對他都沒有好臉色,態度非常冷漠,這時候蘇秦心裏非常恨秦國,認為自己之所以會有今天這樣的下場都是秦國的責任,他決心報複秦國。於是,蘇秦放棄連橫之術,開始潛心研究《陰符經》,每當讀到昏昏欲睡的時候,就用錐子猛刺自己的大腿,用疼痛使自己保持清醒,不顧流淌的鮮血而繼續專心讀書。一年之後,他感覺自己的學問已經成就了,就離開家再次出遊,他先是來到秦國,想最後一次遊說秦惠王,結果還是沒能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