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文學長河,流光溢彩(3)(2 / 3)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曾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散文《永州八記》、古詩《江雪》、《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等。

他的詩寫得密致精工、韻味深長,在簡淡的格調中表現出非常深厚的感情,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風貌。他還是一位同情勞動人民、關心社會現實的詩人。

在散文方麵,他的遊記受到了後人的稱讚和傳誦,他的《永州八記》是我國古代山水遊記名作,確立了山水遊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的寓言《黔之驢》、《永某氏之鼠》是古代寓言名篇,“黔驢技窮”這個成語也是盡人皆知。

“詩豪”與“詩鬼”——劉禹錫與李賀

“詩豪”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雅稱。劉禹錫,字夢得,曾參加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與柳宗元並稱為“劉柳”,和白居易並稱“劉白”。他創造了《秋詞》、《竹枝詞》等仿民歌體詩歌,代表詩作是《西塞山懷古》、《烏衣巷》、《石頭城》、《秋詞》、《竹枝詞》等,還有散文名篇《陋室銘》。

劉禹錫本人性格剛毅,有豪傑之氣,不管遭受什麼打擊,始終都不曾屈服,一直都是一個“鬥士”。他的詩不管是短章還是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真情滲透其中,具有雄直的氣勢和藝術的張力。

1.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西塞山懷古》

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二首·其一》

5.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竹枝詞二首·其一》

6.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竹枝詞九首·其七》

7.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浪淘沙九首·其八》

“詩鬼”指的是中唐著名詩人李賀,字長吉,所以世稱李長吉,又被稱為鬼才、詩鬼等,他和李白、李商隱合稱為唐代“三李”。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一生愁苦多病,隻做過3年的九品小官,27歲時因病去世。他的代表作有《李憑箜篌引》、《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

李賀的詩大都是為自己生不逢時而歎息,抒發內心的苦悶和自己對理想、抱負的追求。他的詩對當時的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等曆史現實和老百姓所受的壓迫、剝削都有所反映。他作詩時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的世界裏馳騁遨遊,用自己那詭異、大膽的想象力,建造了一個迷人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可是李賀的詩也有過分雕琢求奇的缺點,有的作品語義晦澀,堆砌辭藻,藝術形象並不完整,感情脈絡不太連貫。

1.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雁門太守行》

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唱天下白。

——《致酒行》

3.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銅仙人辭漢歌》

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南園》

中唐的“元白”——元稹與白居易

“元白”是中唐著名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的並稱,他們兩個人同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們文學觀點相同、作品風格相近,在中唐影響很大,所以並稱“元白”,但是單純從文學方麵的成就來看,元稹稍遜於白居易。

元稹,字微之,中唐著名詩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他的代表作有唐傳奇《鶯鶯傳》,詩歌方麵有《連昌宮詞》、《離思五首》等。

樂府詩在元稹的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樂府詩在平淺明快中呈現出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實動人,使用比興手法讓詩歌富有情趣。他的“悼亡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1.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五首·其四》

3.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三首·其二》

4.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中唐詩人,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又通俗易懂,所以流傳很廣,影響很大,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代表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一生寫下了好多感歎時事,反映社會現實和百姓疾苦的詩篇,語言通俗易懂,連不識字的老婆婆都能聽懂。